问题 论述题

河北省丰宁民族自治县南与北京接壤,北与内蒙古交界,曾是水丰草美得地方。由于历史上诸多因素所致,造成了植被破坏、沙化严重,继而形成了气候环境恶劣,陷入了广种薄收、越薄越垦、越垦越穷的怪圈。为改变现状,该县提出要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实践中深深感受到,丰宁要改善生态环境,必须处理好生态、生产、生活的关系。否则,让群众饿着肚子退耕改善生态就是一句空话。县里调整耕作结构,大力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退耕还林还草,谋求生态产业,找到了一条适合本县发展之路,实现了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相协调。

(1)上述材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什么道理?(4分)

(2)这些道理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6分)

答案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4分)

(2)①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在恶劣的生态环境面前提出要改善生态环境,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中,认识到“必须处理好生态、生产、生活的关系”,从而找到一条适合本县发展之路,既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又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②提出改善生态环境,处理好生态、生产、生活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为了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6分)

单项选择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