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牛顿的哲学中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也对暂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结为上帝的安排,他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他是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下列对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物理学的伟大飞跃

B.丰富和发展朴素唯物主义

C.为启蒙思想提供科学基础

D.敬畏真实并抨击宗教神学

答案

答案:D

题目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对暂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结为上帝的安排”说明牛顿并没有与宗教神学决裂,因此D表述不准确,符合题意。

点评:有的干扰项在试题中只起陪衬作用,一看便能作出判断;有的干扰项与正确选项十分近似,具有较大的迷惑性,易使让人误入圈套,掉进“陷阱”。迷惑性干扰项的最大特点就是与正确选项近似,一般都只含有部分符合题意要求的合理因素。因此,排除迷惑性干扰项,首先是一个认知水平问题。准确地排除迷惑性干扰项,需要一种很强的建立在阅读、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融概括、比较、分析和判断于一体的综合解题能力。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发表的《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 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在认识近代中国所面临形势的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进步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重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上述材料,试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