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

材料二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表

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
拓跋贺赖
丘穆陵独孤
步六孤贺楼
材料三 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

请回答:

(1)孝文帝改革是在什么样背景下进行的?(2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孝文帝改革的什么内容?材料三与孝文帝改革哪一内容有关?(5分)

(3)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孝文帝还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

(4)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如何?(2分)

答案

(1)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相互交往,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成为趋势。(2分)

(2)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4分)

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1分)

(3)迁都洛阳。(1分)

(4)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2分)

题目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意义及影响的掌握程度,分析题目,问题(1)(2)是要求学生回答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可答出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分析材料一的“(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和材料二中的“鲜卑姓氏改为汉姓表”信息推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两项措施是学习汉语和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姓。分析材料三中的“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信息可知道,“谥号”是中原文化(汉族文化)常用的一种方式,这说明孝文帝已经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问题(3)是问孝文帝还采取了那些汉化措施,根据所学知识知道,迁都洛阳是一重大举措。问题(4)问孝文帝改革的意义,根据所学知识知道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发展,也促进了民族融合。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分析理解能力,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民族关系中的一件大事,通过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同学们要对中国古代历史中的民族关系作一个系统的整理,对从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到明清的民族关系的历史线索进行梳理,归纳,整理。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