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面是五位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甲:将反光镜对着太阳光以使视野内达到最大亮度

乙:观察标本时,两眼张开,左眼观察,右手画图

丙:使用低倍物镜看不到细胞,于是换高倍物镜期望能观察到细胞

丁:使用低倍物镜已看到有些模糊的细胞,于是试着调细准焦螺旋

戊:根据自己观察的物像绘图以后,发现不够美观,又进行了修改

A.甲、乙、丙

B.乙、丁、戊

C.乙、丁

D.乙、戊

答案

答案:C

题目分析:使用显微镜对光时,要根据所观察的标本的情况进行对光,光线有时不能太强,也不能太暗,甲的说法不符合题意;观察标本时,两眼都要张开,左眼观察,右手画图,乙的说法符合题意;使用低倍显微镜先找到图像的视野,才可以换成高倍镜观察,如果在低倍镜没有找到视野,即使换成高倍镜也不能观察到细胞,丙的说法不符合题意;使用低倍物镜已看到有些模糊的细胞,于是试着调细准焦螺旋,使图像更清晰,丁的说法符合题意;绘制图像时要真不真实性,根据自己观察的物像绘图以后,发现不够美观,不能进行不符合事实的进行修改,戊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故选项C符合题意。

材料题

一战和二战,人类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极大的伤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8月4日,巴黎)法国士兵迈着整齐步伐穿过街道,引吭高歌:“这是阿尔萨斯,这是洛林,这是我们的阿尔萨斯,啊,啊,啊,啊!”唱到最后一个“啊”字,歌声化成一片胜利的欢呼。                                                                                       ——(美)巴巴拉·W·塔奇曼《八月炮火》

材料二  法国士兵路易·迈雷(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学生)在1916年曾经写下一段内心独白:“他们知道他们为什么战斗吗?……1916年的士兵不是为了阿尔萨斯而战,也不是为了毁灭德国,更不是为了祖国。”  ——(法)雅克·梅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士兵的日常生活》

材料三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四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物理学理论为核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爱因斯坦得知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时,感到非常痛心。他说,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自己一生最大的错误和遗憾。他甚至懊悔当初从事科研,“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

(1)根据材料一、二,士兵们的战争信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

                                                                                                                                                                

(2)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并简要分析这些观点?

                                                                                                                                                                

(3)结合材料四,爱因斯坦整个一生都忠实地为没有战争的世界而奋斗,请举两例。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