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已知事件A、B,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

A.P(A∪B)="P(A)+" P(B)

B.P(A)+P(B) ≥P(A∪B)

C.P(A∩B)="P(A)-" P(B)

D.P(A∩B)< P(A∪B) 

答案

答案:B

题目分析:选项 A.P(A∪B)="P(A)+" P(B) 只有A,B是互斥事件的时候成立。故错误               选项B. P(A)+P(B) ≥P(A∪B),符合集合的并集的运算关系,可知概率不等式成立。

选项C.P(A∩B)="P(A)-" P(B) ,只有B是A子集时,那么成立。故错误。

选项D.P(A∩B)< P(A∪B),当A,B相等事件的时候不成立故错误。选B.

点评:解决该试题的关键是理解并事件的概率等于各自的概率和减去交事件的概率。即.P(A∪B)="P(A)+" P(B)- P(A∩B),同时利用集合的交集并集的思想来分析概率的大小问题。

材料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日本参加巴黎和会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想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强占的一切权益。……中国代表、驻美公使顾维钧驳斥了日本的立场,坚持“胶州租借地、胶州铁路及其他一切权利,应直接交还中国”。中国还提出取消日本和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顾维钧发完言后。“威尔逊和兰辛、劳合.乔治与贝尔福都走到中国代表团处表示祝贺;会议的新闻发布也强调中国声明受到除日本以外各大国代表的一致赞扬”。但是形势很快就起了变化……曰本制造舆论说,如和会不同意日本对山东的要求,日本也要效仿意大利,退出和会,不加入国际联盟。原来不希望日本在远东实力过于强大的威尔逊为了保住国联计划,决定牺牲中国的利益,在山东问题上向日本作出让步。4月23日,“三巨头”会议召中国代表到会,咸尔逊对顾维钧说:“中国代表团可以看到现已造成的困难局面,劳合.乔治先生和克里孟梭先生不得不支持曰本的要求。”他们明确地要求中国对曰本作出让步。 

(1)依据材料指出中、日在哪一问题上发生尖锐对立,并结合有关史实说明他们各自的依据。试从地理因素考虑。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山东争夺激烈的原因。

                                                                                                                                                                                                                     

(2)上述材料中,英、法、美等国对中国外交的态度前后有何不同?为什么中国人民对这一变化强烈不满?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