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魏主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引自《魏书》

材料二:

(1)根据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你认为魏主指的是谁?他提出的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魏主的改革在当时有何重要历史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北魏的这次改革中,你得到什么重要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孝文帝。目的: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巩固其统治。

(2)促进了(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

(3)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动力。

材料题

材料一:西周时人们使用木制、石制工具进行农业生产,以人为牵引力耕作,个人很难单独完成繁重的生产任务,因此人们通常在贵族的田地中集体耕作。

材料二:右图1是山西浑源李峪村出土的春秋晚期牛尊,这尊以牛为造型的酒器为青铜铸成,造型古朴,神色安详,四肢粗壮有力,背上有三个孔,供插入盛酒的器皿,牛腹中可灌注热水,使一个温酒用的器具。这具牛尊最吸引人之处是牛鼻突出,穿上圆环,显得夸张,又很真实,表明这是一头驯养的牛,是当时畜耕的证明。

材料三: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我国在生产上较多的使用铁器,大约始于春秋时期。右图2为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的铁镰。镰是古代一种长条形弧刃的收割农具。新石器时代的石镰和蚌镰捆绑在木柄上使用。商周时期已出现青铜镰刀。大约从战国开始,铁镰逐渐取代铜镰。西汉以后,铜镰已基本消失。作为收割禾秸的铁镰,自汉代以后基本定型,延用至今变化不大。

请回答:

(1)西周时期,全国土地归谁所有?当时土地上的劳动者主要有哪些人?当时采取了怎样的耕作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秋战国时,铁器与牛耕的逐渐推广和使用,使得生产方式产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导致了该时期什么现象的出现?劳动者的身份由此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中的牛尊为青铜铸成,你知道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吗?该青铜器有何特点?它是在什么时候铸造的?据了解,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复杂大型青铜器铸造时往往需要二三百个工匠同时操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对此你有何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