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计算题

(10分)如图所示,长为L="6" m、质量为M="4" kg的长木板放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其左端有一大小可忽略、质量为m="1" kg的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开始时物块与木板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对物块施加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8" N,使物块在木板上滑动起来,取g="10" m/s2.                  

求:⑴物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⑵物块从木板左端运动到右端经历的时间.

答案

见解析

题目分析:(1)设小物块的加速度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分)

代入数据得:4m/s2     (1分)

设木板的加速度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分)

代入数据得:1 m/s2      (1分)

(2)     (4分)

代入数据得:t=2s     (2分)

单项选择题 A2型题
单项选择题

龙是非常神奇的动物,是中 * * 的象征。数千年来,龙的影响延伸到中国文化的多个领域,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之中。

龙的形象起源于中国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内蒙古、河南、山西、辽宁、陕西、甘肃等地原始社会晚期遗址中都曾出土过一些与龙有关的文物,诸如龙纹彩陶罐、彩绘龙纹陶盘等。不过,当时龙的形象同秦汉以后龙的形象相距甚远。在龙的发展历程中,这时的龙属于“前龙”阶段,也就是说龙的形象正处于起源时期。不同地区之间,甚至同一地区内龙的形象都有较大差异。距今3000多年的商代,龙的形象得到初步规范,被人们称为“真龙”。

通过龙的形象的变化,可以看出龙的起源与农业生产有关。中国是世界重要的农业起源地之一,早在1万年前,中国就有了原始农业。大家知道,水是农业的命脉。原始农业时期没有灌溉工程,必须依赖雨水,又怕河水泛滥,于是中国的先民渴望有一种控制水的能力。但当时,他们实在难以具有这种能力,便将希望寄托于他们所创造的龙这种神话形象上。前龙阶段的蛇、鳄、蜥蜴等爬行动物均与水有关,甚至有的就生活在水中。进入真龙时期,人们干脆给龙在水中“安了家”。人们让龙生活在水中,为的是使其统领水域,以便在农业上需要水时,敬请龙王兴云降雨。

在先民的心目中,龙既然是神物,当然也就在观念上将龙同祥瑞联系到了一起。人们用龙比喻美好的事物,龙的形象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各种艺术作品中,在语言文字中,在各类物品上,都不乏龙的形象。

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给龙在水中“安了家”()

A.1万年前

B.原始农业时期

C.前龙阶段

D.真龙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