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8分)
材料一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然而,近年来我国“舌尖上的浪费”非常严重,每年餐桌上浪费的食物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舌尖上的浪费”发生的群体范围很广泛,既有公职人员,也有普通民众,还包括一些大学生。不同群众浪费食物的原因不同,一些公职人员认为公款吃喝反正不用自己掏腰包,浪费起来不心疼;一些普通百姓则认为,大操大办才有面子,菜点得多,酒上得足才有身份;不少大学生花着父母的血汗钱,糟蹋粮食不以为意,因为他们不事稼穑,不知辛苦。
材料二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党的十八大高度关注 * * 败。十八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要坚持中国特色 * * 败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 * * 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自觉遵守廉政准则,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既严于律己,又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决不允许搞特权、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永葆 * * 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上述群体“舌尖上的浪费”产生的原因。(12分)
(2)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消费的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普通百姓为了面子大操大办,造成浪费”的错误之处。(8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 * * 党坚持 * * 倡廉的政治依据。(8分)
(1)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政治是文化的基础。公权滥用,公款吃喝是产生“舌尖上浪费”的政治根源。(4分)
②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好“面子”重“身份”的落后思想文化是产生“舌尖上浪费”的文化根源。(4分)
③每个人所具备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加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起来的。大学生不事稼穑不知辛苦,缺乏对社会生活的体验是产生“舌尖上浪费”的教育根源。(4分)
(2)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为了“面子”而大操大办属于盲目攀比,违背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4分)
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 * * 的传统美德,“面子”情结违背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造成了社会财富的浪费。(4分)
(3)①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作为执政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政治领导。十八大为 * * 倡廉道路指明了方向(2分)②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 * * 的先锋队,提出坚持中国特色 * * 倡廉道路,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2分)③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坚持中国特色 * * 倡廉道路,遵循了社会发展规律,保障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分)④党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严于律己,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分)
题目分析:本题以“舌尖上的浪费”为话题,以中央政府倡导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 材料,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考查。
(1)考生回答本问时要牢牢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说明。根据材料中的“一些公职人员认为公款吃喝反正不用自己掏腰包,浪费起来不心疼”可以得出公职人员浪费的原因是公费吃喝的政治根源导致的,因此可以从文化政治的关系角度分析;“一些普通百姓则认为,大操大办才有面子,菜点得多,酒上得足才有身份”可以发现这是受传统落后文化的影响,因此这一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分析;“不少大学生花着父母的血汗钱,糟蹋粮食不以为意,因为他们不事稼穑,不知辛苦”可以从人的文化素养源于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的角度进行分析。
(2)考生回答本题时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消费”的知识,经济生活中关于消费的知识主要包括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影响消费的因素、树立正确消费观的的知识;其次考生要明确的是让你说明其错误,就应该指出正确的应该是怎样的。再次考生审题时要把握住“普通百姓”“大操大办”形成鲜明对比;因此本题可有从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要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也可以从大操大办造成浪费,违背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
(3)考生回答本问题时,首先要注意该题虽然没有知识限定,但是应该明确设问的主体是中 * * 党,因此应该使用的是中 * * 党的知识。关于持 * * 倡廉的政治依据,考生可以首先从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其次从中 * * 党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 * * 倡廉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发挥统领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再次,可以从中 * * 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角度进行分析;最后可以从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体现,这有利于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