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级特大地震,大地震发生的海啸给人类带来严重灾难,伴随地震发生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核辐射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同时人类也陷入深思:人类能否准确预测地震呢?研究人员永不言弃,虽然到目前为止,人类并未发现非常有效的准确预报地震的方法,但绝大部分科学家坚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一定能够找到一种准确预测的方法,绝大部分科学家对地震预测持乐观态度。

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人们为什么会对地震预报产生疑虑,科学家又为什么会对地震预测持乐观态度。(12分)

答案

疑虑的原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类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分)。这就决定了人们对地震产生的真正原因准确全面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1分)

持“乐观态度”的原因:①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类可以通过努力发现和把握地震运行规律。(若学生从意识能动的认识世界的角度作答也可3分)②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类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借助于先进的科技工具和手段,是可以把握和认识地壳运动规律的,进而能够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从而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3分)③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人类一定能找到一种准确预报地震的方法。(3分)

题目分析:该题考查唯物论与认识论的内容,疑虑的原因:考生可以从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角度分析,人类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持“乐观态度”的原因:唯物论角度可以从意识的特点、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的特征、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等角度进行分析,考生注意结合材料分析。

点评:考生第一步要确定考试的范畴,该题以教材的单元名称来考察,考生要注意这种命题方式,该题属于唯物论与认识论,第二步,联系教材,唯物论有物质、意识、规律、主观能动性,认识论有实践、认识、真理等,第三步,考生结合材料选取相吻合的知识点作答,本题难度较大。

多选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