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魔盒

(英)大卫·洛契弗特

  在一抹缠绵而又朦胧的夕照的映衬下,我四周高耸着的伦敦城的房顶和烟囱,似乎就像监狱围墙上的雉堞。从我三楼的窗户鸟瞰,景色并不令人怡然自得——庭院满目萧条,死气沉沉的秃树刺破了暮色。远处,有口钟正在铮铮报时。

  这每一下钟声仿佛都在提醒我:我是初次远离家乡。这一年,我刚从爱尔兰的克尔克兰来伦敦碰运气。眼下,一阵乡愁流遍了我全身——这是一种被重负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伤心的感觉。

  这是我一生中最沮丧的时刻。接着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来人是女房东贝格斯太太。刚才她带我上楼看房时,我们只是匆匆见过一面。她身材纤细,银丝满头;我开门时她举目望了望我,又冲没有灯光的房间扫了一眼。

  “就坐在这样一片漆黑中,是吗?”我这才想起,我居然懒得开灯。“瞧,还套着那件沉甸甸的外衣!”她带着母亲般的慈爱拉了拉我的衣袖,一边嗔怪着,“你就下楼来喝杯热茶吧。噢,我看你是喜欢喝茶的。”

  贝格斯太太的客厅活像狄更斯笔下的某一场景。……她一边准备茶具一边说:

  “你进屋时我注意到了你手提箱上的标签。我这一辈子都在接待旅客。我看得出你心境不佳。”

  当我坐下和这位旅客的贴心人交谈时,我的忧郁感渐渐被她那不断殷勤献上的热茶驱散了。

  随后,我告诉贝格斯太太我必须告辞了。然而她却坚持临走前给我看一样东西。她在桌上放了一只模样破旧的纸板盒——有鞋盒一半那么大小,显然十分“年迈”了,还用磨损的麻绳捆着。“这就是我最宝贵的财产了,”她一边向我解释,一边几乎是带着敬意地抚摸着盒子,“对我来说,它比皇冠上的钻石更为宝贵。真的!”

  我估计,这破盒里也许装有什么珍贵的纪念品。是的,连我自己的手提箱里也藏有几件小玩意儿——它们是感情上的无价之宝。

  “这盒子是我亲爱的母亲赠给我的,”她告诉我,“那是在1912年的某个早上,那天是我第一次离家。妈妈嘱咐我要永远珍惜它——对我来说,它比什么都珍贵。……这盒子已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了。”贝格斯太太继续说:“1917年恺撒的空袭,后来德国法西斯的轰炸……我都把它随身带到防空洞里。房屋损失了我并不在乎——我就怕失去这盒子。”

  我感到十分好奇,贝格斯太太仍然津津乐道地说:“此外,我从来没有揭开过盖子。”她的目光越过镜片好笑地打量着我:“您能猜出里面有什么吗?”

  我困惑地摇了摇头。无疑,她最珍惜的财产当然是非凡之物。她忙着又给我倒了点热气腾腾的茶,接着端坐在安乐椅上,默默地注视着我——①似乎在思索着如何选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然而,她的回答却简单得令人吃惊——“什么也没有,”她说,“这里头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

  一个空盒!天哪,究竟为啥将这么一个玩意儿当做宝贝珍藏,而且珍藏达40年之久呢?我隐隐约约地怀疑起来,这位仁慈的老太太是否稍稍有点性格古怪?

  “一定感到奇怪,是吧?”贝格斯太太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这么一个②似乎是无用的东西。不错,这里头的确是空的。”

  这时我朗声大笑了起来——我不想再将此事刨根问底地追问个水落石出。“没错,是空的。”她认真地说,“40年前,我妈将这盒子合上捆紧,同时也将世上最甜蜜的地方——家的声响、家的气味和家的场景统统关在里头了。自此以后,我一直没将盒子打开过。我觉得这里头仍然充满了这些无价之宝呢。”

  这是一只装满了天伦之乐的盒子!和所有纪念品比较,它无疑既独特又不朽——相片早已褪色,鲜花也早已化作尘土,只有家,却依然如自己的手指那么亲近!

  贝格斯太太现在不再盯着我了,她注视着这陈旧的纸盒,指头轻抚盒盖,陷入沉思之中。

  又过了一会儿——还是在那晚,我又一次眺望伦敦城。灯火神奇地闪烁着,这地方③似乎变得亲切得多了。我心中的忧郁大多已经消失。我苦笑着想到:这是被贝格斯太太那滚烫的茶冲跑的。此外,我心中又升腾起一个更深刻的思想——我明白了,每个人离家时总会留下一点属于他的风味;同时,就像贝格斯太太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也是完全办得到的。(本文有删节)

1.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三处加粗词语“似乎”在句中所起的作用。

  似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似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似乎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文,在空格内写一句话,要求连贯、生动,能揭示主旨。(不超过1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赏析文中贝格斯太太的形象。(不超过1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特点:封闭压抑,阴沉死寂。(意对即可)

2.①显现人物的情态。

②表示对魔盒作用的肯定。

③反映“我”的情感和心理变化。(意对即可)

3.永远随身带着一点老家的气息。(意对即可)

4.看法一:以“魔盒”为题更合适。

理由:①制造悬念,吸引读者;

    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③形象生动,具有象征意味。

看法二:以“贝格斯太太”为题更合适。

理由:①贝格斯太太是全文主人公,以此为题,可突出人物形象;

    ②小说中人物关系单纯,以此为题,更能紧扣中心;

    ③外国经典作品常以人物姓名为题。(言之有理即可)

5.①热爱故土,珍视亲情;

②纯朴善良,热情爽直;

③观察敏锐,善解人意。(意对即可)

问答题

某课外小组的同学将玻璃罩内充满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如图A所示,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该小组同学用注射器从a处抽取气体,测定玻璃罩内气体的成分及其含量.

【查阅资料】

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氧气.

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性质相似,其水溶液都能与

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且没有气体物质生成.

【实验一】检验玻璃罩内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抽取适量气体,注入______中______玻璃罩内含有二氧化碳
【实验二】采用两种方法测定玻璃罩内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方法1:用如图B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前要对该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小明设计了一种方法,请你帮助他完成:打开止水夹,把导管末端浸没在水中,

______,若导管内水柱上升且一段时间不下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2)将抽取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到150 mL的集气瓶中,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

(3)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液体进入集气瓶中,体积约为125 ml.

方法2:用如下图C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1)抽取150 ml的气体,缓缓地从b处通入装置中;

(2)实验结束后,c处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集气瓶中排出液体的体积约为75 ml,该方法所测得氧气约占气体总体积的______%.

【实验反思】通过对比,该小组同学发现,两种方法所得实验结果差距较大,其中实验结果更准确的是______(填写“方法1”或“方法2”),另一实验方法中不合理的实验操作是______(友情提示:请注明是哪种方法).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