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园地。

学会舍弃

  艾里逊是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的一名教授,当时正准备建造一台40万电子伏特的加速器,这在当时是最先进的。在导师费米的推荐下,扬振宁成为艾里逊的6名研究生之一。然而,在实验室工作的近20个月中,杨振宁的物理实验进行非常不顺利,做实验时常常发生爆炸,以至于当时实验室里流传着这样一句笑话: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此时,杨振宁不得不痛苦地承认,自己的动手能力比别人差!    

  一天,一直在关注着杨振宁被誉为美国氢弹之父”的泰勒博士关切地问他:“你做的实验是不是不大成功?”    

  “是的。”面对令人尊敬的前辈,杨振宁诚恳地说。     “我认为你不必坚持一定要写一篇实验论文,你已经写了一篇理论论文,我建议你把它充实一下作为博士论议,我可以做你的导师。”泰勒直率地对杨振宁说。     杨振宁听了泰勒的话,心情十分复杂。要他放弃自己的计划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想考虑一下,两天后再告诉您。”杨振宁恳切地说。    

  杨振宁认真思考了两天。最终,他接受了泰勒的建议,放弃了写实验论文的打算。从此,他如释重负,毅然把主攻方向转入理论物理研究,最终于1957年10月与李政道联手摘取了该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杨振宁听了泰勒的话,心情十分复杂。”句中“心情”与“复杂”搭配恰当,请你再写几个能与“复杂”搭配恰当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这句笑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由于杨振宁_________________,因此他接受了__________的建议。舍弃了__________,选择了_______________,终取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杨振宁的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内容  计算方法  程序    

2. 说明了杨振宁动手能力比别人差,做实验时常常发生爆炸。    

3. 物理实验进行的不顺利   美国“氢弹之父”泰勒博士   写实验论文的打算  理论的物理研究  诺贝尔物理学奖    

4.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缺点,要学会扬长避短。

单项选择题
综合题

(17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而权乃归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 而天子之权乃益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顾炎武《日知录》

(1)材料一中董仲舒对君权的论证体现了什么特点?(1 分)有人说:顾炎武与董仲舒的政治思想具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请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一说明理由。(2分)

材料三: 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我已做过彻底地调查研究,可以肯定下述情况是确凿无疑的,那就是:皇帝无权封任何人的官或增加对任何人的赐钱,或增大其权力,除非根据某个大臣提出的要求这样做。

——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

(注:利玛窦(1552—1610年),意大利传教士,曾在中国长期居住。)

材料四: 我们的传教士们告诉我们,那个幅员辽阔的中华帝国的政体是可称赞的,它的政体的原则是畏惧、荣誉和品德兼而有之。……是不是我们的传教士们被秩序的外表所迷惑了呢?是不是因为在那里,不断地行使单一的个人意志,使他们受到了感动呢?

——孟德斯鸠(1689—1755年)《论法的精神》

(2)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出利玛窦与孟德斯鸠各自的观点是什么?(2分) 就两段材料而言,你认为谁的观点更可信?请说明理由。(假定明清政治制度基本相同)(4分)

材料五:尚明轩(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顾问)曾说:“三民主义就是针对着当时中国所面临急需解决的三个问题提出了革命主张。”

1982年12月14日,邓 * * 在会见台籍政协常委时强调:“台湾讲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有各种解释,真正实现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是我们。你们会熟悉建国以来我们所经历的事情,熟悉这方面情况很重要,我们走的路是曲折的。现在可以说,三中全会以来走的路证明是对的。”

(3)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分别是什么?(3分)结合相关史实说明邓 * * 所说的“真正实现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是我们”。(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