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市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

表:A市每百户城乡居民家庭生活消费品拥有量对比

指标单位城市农村
19851995200120121985199520012012
汽车716242626912
电脑234886962132137
洗衣机2452961083145163
注:近几年,由于国家实施汽车、家电下乡政策,大幅缩小了城乡耐用消费品差距。

材料二  为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扩大内需,2013年,我国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图和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

(2)用“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图表之间有何内在联系?(6分)

(3)运用“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的有关知识,阐述我国应如何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9分)

答案

(1)图反映了A市城乡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1985年以来不断增长,但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仍存在较大差距,但差距呈缩小趋势。(3分)表反映了A市城乡居民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自1985年以来不断增加,但每百户城乡居民家庭生活消费品拥有量之比呈缩小趋势,说明由于国家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3分)

(2)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越大。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该市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将不断增加。(3分)

②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该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直接导致该市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总体水平的变化。(3分)

(3)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形成合理有序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制度保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3分)

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3分)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缩小收入差距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3分)

题目分析:(1)该题是图表题,需要根据表头、项目、数据和小注信息加以概括总结。图主要是反映城乡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变化,表主要是反映城乡居民家庭生活消费品的拥有量变化。图表的信息,既要看到可喜变化,又要看到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

(2)该题运用的原理范围固定,“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相关内容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和理解,并能根据材料内容准确判断运用哪些知识点进行分析。图表明的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变化,故该题需要回答收入对消费的影响。从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可支配收入影响消费、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有着密切关系两个方面回答。

(3)该题运用的原理是“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收入分配如何做到公平,从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初次分配注重公平的举措和再分配注重公平的举措上具体回答,还可以回答从根本上需要大力发展经济。学生可以从以上几个角度加以总结。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