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将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国际统计数据表明:一国人均GDP在3 000美元左右,进入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并重时期;人均GDP超过5 000美元时,进入文化消费需要旺盛期。2008年我国人均GDP超过3 000美元,2011年达到5 432美元。
材料二 大型山水实景剧《印象·刘三姐》、《印象·大红袍》等《印象》系列作品创作,立足于当地人的生产生活,顺应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消费需求,打破传统舞台剧模式并借鉴西方印象主义美术特点,“以秀丽风光实景为舞台,把当地自然山水、民俗民风、历史人文和美丽传说等元素与先进的声光电技术和现代歌舞表演理念融合起来”,使每一部作品都风格各异、凸显不同地域文化特色。《印象》系列剧的演出不仅带给观众美好的视听享受,而且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材料三 2012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8 071亿元,占当年GDP总量的3.48%,但文化产业及其产品结构还不能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文化消费需求。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三就政府应如何解决材料二反映的问题提出建议。(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印象》系列作品成功的原因。(8分)
(3)《印象》系列作品从立项、投资到演出、推广,都得到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倾力支持。据此有人认为,“组织和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能”。请对这一观点予以评析。(8分)
(1)问题:我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增长缓慢;城乡居民之间文化消费存在较大差距。
建议:①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②加强宏观调控,推进文化资源优化配置,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③引导城乡居民理性消费,增强文化消费意识。
(2)①立足社会实践,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文化创新。②突出地方和民族的文化特色,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内容贴近生活,体现真善美,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3)①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因此,党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②中 * * 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 * * 党领导文化建设,但不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③我国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组织和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是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的要求。
题目分析:(1)考生在回答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的数据可归纳出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增长缓慢和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差距较大等问题。第二小问,可从促进社会公平、加强宏观调控、调整产业结构和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等角度提出合理建议。
(2)要紧扣“作品成功的原因”这一指向,把握材料中“立足于”“顺应”“打破”“借鉴”“以秀丽风光实景为舞台”“声光电技术”现代歌舞表演理念”等信息,调动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化的民族性、区域性特征等知识进行分析。
(3)学生首先要肯定观点中包含党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这一合理内容,并调动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等知识说明理由;其次要分别分析党和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不同角色,并调动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这一知识点,说明党领导文化产业发展,但不具体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