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投资和净出口,消费需求始终是短板。2000~2011年,消费需求对GDP的贡献率由65.1%降至55.5%,而投资对GDP的贡献率由22.4%提高至48.8%。在消费需求中,居民消费占比由2000年的74.5%降至72.2%。在出口大幅下滑、投资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虽然2012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投资,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但消费需求增速仍然呈现明显下滑。
材料二:对于2013年全年的消费形势,专家预计总体乐观:国务院出台了长期拉动消费的政策,此外,国家还出台了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就业、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的政策。国务院还提出要优先发展家庭服务业态,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解决居民“没钱消费”或者“不敢消费”的机制性问题。
(1)结合材料一,分析消费需求增速持续下滑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专家对2013年全年的消费形势保持总体乐观的理由。(12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政府解决居民“没钱消费”或“不敢消费”的机制性问题的政治生活依据。(10分)
(1)影响:①消费需求增速持续下滑,会影响市场投资的增长,导致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对就业、民生等方面产生冲击,影响经济和社会的稳定。②消费需求增速持续下滑,政府为了稳定经济增长继续扩大投资,会导致投资和消费关系严重失衡,造成产能过剩,制约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③消费需求增速持续下滑,过度依赖外需的格局难以扭转,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会增加我国经济的风险。
理由:①我国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刺激消费。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就业等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收入预期,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③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能给人们带来稳定的生活预期,而且可发挥再分配的功能,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促进消费。
(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②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③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是政府履行组织经济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题中应有之义。
投资、消费、出口是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第(1)问主要考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可从消费下滑对投资、出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几方面阐释影响;从国家调控政策、居民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等方面分析总体乐观的理由。第(2)问注意主体“政府”,从政府性质、责任、职能等方面答出政治生活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