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的指标,是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是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是监测经济周期变化不可缺少的依据。
材料一:
图:2012年第一季度—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
注:①“100”为“乐观”和“悲观”的临界值。当信心指数大于100时,表明消费者趋于乐观;小于100时,表明消费者趋于悲观。
②2012、2013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纯收入增长率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③2012、2013年浙江省城市消费者信心指数: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消费者比月收入低于4000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要高,5000元以上的消费者比较乐观。
材料二:
表:2012—2013年中国GDP增长率、CPI同比增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TRSSCG)情况
时间 项目 | 12年第1季度 | 12年第2季度 | 12年第3季度 | 12年第4季度 | 13年第1季度 | 13年第2季度 | 13年第2季度 | 13年第4季度 |
GDP | 8.1 | 7.6 | 7.4 | 7.9 | 7.7 | 7.5 | 7.8 | 7.7 |
CPI | 3.8 | 2.9 | 1.9 | 2.1 | 2.4 | 2.4 | 2.8 | 2.9 |
TRSSCG | 14.9 | 13.9 | 13.5 | 14.9 | 12.9 | 13.0 | 13.3 | 13.5 |
(2)结合材料,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和财政的作用的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提高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12分)
(3)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的有关知识,分析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依据。(11分)
(1)材料一中图1反映了2012年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农村、全国、城市消费者信心指数有所下降,第二季度后稳中有升,消费者心理状态趋于乐观。2012、2013年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高于城市,因此,农村消费者信心指数高于全国和城市,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很大。(4分)收入差距会影响消费信心指数。(1分)
材料二中表1反映了2012—2013年中国GDP增长率、CPI同比增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在2012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有所下降,第四季度后趋于稳定,经济持续增长引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表反映了消费者信心指数受经济发展水平、物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影响。(3分)
(2)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提高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当前收入,提高未来收入预期。(2分)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受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较大,提高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必须缩小收入差距。(2分)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提高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物价稳定。(2分)消费者的主观心理状态也会影响消费,农村和城市消费指数都趋于乐观,农村高于城市,提高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分)
②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通过财政增加民生支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保障社会公平,提高居民消费信心。(2分)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提高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必须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2分)
(3)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因素有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收入差距、物价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容易看到的是收入水平、收入差距、物价等直接的、眼前的联系,而往往忽视收入预期、消费的心理状态等间接的、长远的联系。因此,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影响消费者指数的因素具有重要意义。(6分)
②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我们在分析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因素中,既要注重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收入、物价等客观因素,又要注重分析消费的心理状态等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主观因素。(4分)
题目分析:(1)本题为图表题。要求学生从图表中概括出有效信息。回答本类试题的关键是要从材料中仔细分析,对图表中的数据加以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并一定要注意材料中的注释,这个往往也是一个重要的信息。通过阅读材料,不难发现材料一中图1反映了2012年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农村、全国、城市消费者信心指数有所下降,第二季度后稳中有升,消费者心理状态趋于乐观。材料二中表1反映了2012—2013年中国GDP增长率、CPI同比增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在2012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有所下降,表反映了消费者信心指数受经济发展水平、物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影响。
(2)本题知识指向明确。要求学生回答影响消费的因素和财政的作用的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提高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根据教材知识,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如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收入、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差距、物价的变动的都是影响消费的因素。所以考生从这几个因素回答即可。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提高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必须发挥财政的作用。本题难度不大。
(3)本题考查“联系的多样性”。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材料中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要注重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收入、物价等客观因素,又要注重分析消费的心理状态等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主观因素。考生据此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