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分)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这个量化指标的提出,事关百姓生活质量,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彰显了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坚定决心,温暖给力,振奋人心。
材料二 要实现翻一番的目标,有专家提出,首先要做好“加法”: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特别要增加就业,保证普通劳动者收入每年都能稳定增长。其次要做好“减法”降低税收,让利于民,杜绝贫困,缩小贫富差距,控制物价,实现收入“倍增”而不是“被增”。
材料三 居民收入翻一番是好事,但也给我们带来了挑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一些跨国公司积极在中国设置生产基地,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加工中心,但大约80%是加工贸易,关键设备技术受制于人。随着近几年我国劳动者工资不断提高,部分跨国公司就像候鸟一样把设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又迁移到了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
(1)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气结合材料一,分析“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经济意义。(8分)
(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实现材料二所强调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9分)
(3)请结合材料三,谈谈面对收入翻一番带来的挑战,我们该实施什么战略并说明实施这一战略的重要性。(6分)
(1)①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实现共同富裕。②坚持科学发展现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有利于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③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有利于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④促进收入增长和分配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社会。(8分)
(2)①要做大“蛋糕”,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业更加充分,这是实现收入翻一番的基础。②注意控制通货膨胀,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主产率提高同步,使人民实际收入达到翻一番。③注意分好“蛋糕”,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第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二,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运用税收等宏观调控手段缩小分配差距,大幅减少扶贫对象。(9分)
(3)①面对收入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被别国取代这一挑战,我们必须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或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也可)。因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②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发展新动力。这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人民收入不断增长。③要改变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低端位置,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有助于加嵌着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④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避免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必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这有利于贯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6分)
题目分析:(1)该题以“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目标的制定为材料,从意义的角度认识该目标的设定,是意义类题目。这一目标确定的意义,可以从提高居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两个不同方面理解,具体表现在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水平、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构建和谐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生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回答。
(2)如何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是措施类题目。要增加居民收入,从根本上讲,需要大力发展经济;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学生可以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相关原理进行解释。
(3)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翻一番的目标,要贯彻哪些发展战略,这是从宏观政策上回答措施,不是微观行为。要实现该目标,我国需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体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