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上海世博会会徽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交相辉映,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多元文化融合的盛会的愿望。

B.近几年,草根群体中崛起了一股出自平凡之举却又摧枯拉朽的道德力量,它传承了中 * * 的传统美德,感动着每一个善良的人。

C.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连续发生的罕见的自然灾害,中国最高领导人的殚精竭虑和13亿中国人的众志成城让世界为之赞叹。

D.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美国将更难得心应手地应对挑战,奥巴马上台后美国的全球地位是否下降,将取决于它能否有效调整其霸权模式。

答案

答案:A

A(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用错对象,应为“相得益彰”。B.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C.形容用尽精力和心思。D.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改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被焚的极大刺激与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持续30多年(19世纪60~90年代)的自强运动……从而启动了中国现代化的最初步伐。

--马克尧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战争的失败和民族的危亡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在最初的失望和震怒之后,“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

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指我国近代化探索中的什么运动?这次“自强运动”的主观目的是什么?

(2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3)孙中山把材料三中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再此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政治革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变化?(2分)

(4)洋务派和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来解决中国的问题。但学习的内容有所不同。请概括地指出两者在学习内容上有什么不同?(1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