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2012年2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国标”最大的变化在于增加了细微颗粒(PM2.5)和臭氧8小时浓度限值检测标准,这也是公众对纳入国标呼声最高的两项指标。公众推动PM2.5进国标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982年,我国首个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大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制定并发布实施,之后先后经过了三次修订。在96年版的《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中,PM10被列入控制标准,未将PM2.5列入;2008年,环境保护部启动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第四次修订工作,但在2010年底首次征求意见后,只对PM2.5设立了参考限值,未纳入强制性限值。但相关专家表示,“时机不成熟”是PM2.5未进国标的主要原因;2011年10月,持续的灰霾天气让PM2.5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将PM2.5纳入国标的呼声也越来越高,2011年11月16日,新国标二次征求意见,首次提出将PM2.5纳入国标,另外一项重要的指标---臭氧8小时浓度也同时被纳入。二次征求意见稿获得了公众“普遍赞同”,并于2011年12月底在环保部常务会上获得通过。

材料二;空气质量不仅是现实的民生问题,还是重要的发展问题。历时4年,两次公开征求意见,PM2.5终于被写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有舆论评价说,“从民众感知灰霾困扰,到微博呼吁推动,再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PM2.5的快速升温到正式亮相,这是一次国家环保政策与公众民意的良性互动。”(注:PM2.5被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比较大,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PM2.5等项目监测首次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2012年GDP预期增长目标定在7.5%,这是八年来首次低于8%,彰显了中国政府减缓经济增速以提升发展品质的决心,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地发展。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对PM2.5认识的变化过程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哪些哲理?(9分)

(2)结合材料二,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角度谈谈如何认识我国调低经济增速。(9分)

答案

(1)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我国对PM2.5认识的变化来自人们生活实践的需要,适应了当前国内环境变化发展的新要求。(3分)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我国对PM2.5认识的变化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分)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我国对PM2.5认识的变化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的。(3分)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当前,我国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发展方式粗放,因此,政府主动调低经济增速,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3分)

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主动调低经济增速。(3分)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政府主动调低经济增速。(3分)

题目分析:本题第(1)问考查对认识论整体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认识论的内容: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的特征、认识的发展等。依据材料中人们对PM2.5认识的变化过程可看出是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本题答案的组织要在解读材料的基础上确定理论要点。注意材料与知识点的有机结合。第(2)问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角度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和人生观价值观角度分析。整合这部分知识可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三方面分析。

点评:材料分析题历来是高考的重头戏,所占分值较大,题目新颖,设问灵活,能力要求较高。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紧扣实际生活,道理在书本之中。解答此类题,我们应注意:一仔细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语句,认真审题,弄清题意,明确设问方向和范围。二抓住要点,运用课本知识结合社会生活,联系学生实际,做到内容清楚、言简意赅。三要利用题中有效信息,紧扣知识点多角度分析。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