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B型题

胰腺假性囊肿的声像图表现是()

A.胰腺弥漫性肿大,轮廓清晰,实质回声增强

B.胰腺轻度增大,实质回声增强,分布不均,胰管内可见强回声,后方伴声影

C.胰腺弥漫性肿大,轮廓不清,实质回声减低

D.胰腺局部或周围可见一无回声区,边界整齐,呈圆形或分叶状

E.胰腺局限性增大,见低回声团块,边界不清,向周围组织浸润

答案

参考答案:D

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诞生的科学社会主义是西欧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物质生产、阶级斗争

和思想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思想领域实行伟大变革的结果。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第一国际是在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欧洲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重新高涨的

形势下产生的。1848年革命后,欧洲资本主义飞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

义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具有国际性质。与此同时,全世界劳动人民遭受的压迫日益加剧,无产

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加强。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实践使各国无产阶级认识到,

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敌人,而以往分散的斗争常常使他们遭到同样的失败,必须在

国际范围内联合起来,用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去对抗资产阶级的国际联合。这种国际主义

意识促进了国际工人协会的产生。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

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他们甚至没有想到,……俄国能够表现出而且势必表现

出某些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当然符合世界发展的总的路线,但却使俄国革命有别于以前西欧

各国的革命……。

……“孟什维克和社会主义革命党的口头禅是俄国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足以实现社会主义

水平。”……既然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虽然谁也说不出这个一定的“文化水

平”究竟怎样,因为这在各个西欧国家都是不同的),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

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 * * 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

他们说,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就需要文明,好极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在我国为这种

文明创造前提,如驱逐地主、驱逐俄国资本家,然后开始走向社会主义呢?你们在哪本书上

读到过,说通常的历史顺序是不容许或不可能有这类改变的呢?

——列宁《论俄国革命》

请回答:

⑴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述物质生产、思想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指的是什么。(6

分)

⑵据材料二概括第一国际产生的历史条件。(6分)

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孟什维克强调的“文化水平”的含义是什么?针对材料

中孟什维克的论调,列宁提出了怎样的观点?(6分)

单项选择题

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4个小题。

  在“基本粒子”的大家族中,有一种叫中微子。它那穿山过海,敢于与光速较量的神奇本领和不费吹灰之力穿过地球的拿手好戏,极大地触发了科学家们应用研究的灵感。于是,中微子通信的设想脱颖而出了。这是一种采用中微子束来代替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无线通信方式。它可以冲破电磁波通信不可逾越的水下和地下这两大禁区,实现全球无线通信;它保密性好,传递信息快,不受外界干扰,对人体无害。这些优点是其他通信方式无法比拟的。

  中微子通信过程和微波通信相似。有发射和接收装置。通信时,发射端首先用高能质子加速器,将质子加速到几千亿电子伏特的能量,然后去轰击一块金属靶子。此时,靶子的背面就会产生许多“短命”的介子,这些介子一边运动,一边发生衰变,从而变成中微子和μ子。再让它们共同穿过钢板,这时μ子被钢板阻挡并衰变了,剩下的就是纯净的中微子束。然后,再用信号对它进行调制,接着通过磁场控制载有信息的中微子束,使之按人的旨意朝一定方向传向目标。

  接收端是一个贮有近亿吨水的大水箱,箱内的光探测器星罗棋布。当发射来的中微子束在水中传过时,就会与原子核中的中子发生核反应而生成μ子,μ子在水中高速前进,受到核的减速作用放出光子,这些光子进而被水中的光探测器接收,即可把原来中微子束所携带的信息解调出来,从而达到通信的目的。

示意图中传输路线上用号码标出了十个位置。据文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微子无线通信过程中,⑧应是传导距离最长的一段

B.从⑥开始,“身怀绝技”的中微子便开始出现了

C.通过①②两处的,是达到几千亿伏特能量的质子

D.在③处产生的介子,到④或⑤时变成了μ子;到⑨和10处,μ子又重新传递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