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已经连续多年成为“两会”期间的民生热点话题,也是今年央视“3·15”晚会重点关注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食品安全的负面新闻一再被曝出,低标水、问题羊肉、毒生姜,一拨接着一拨,让人不知该相信什么才是真正安全的。现在不仅是小商小贩生产的食品不安全,就连一些食品生产巨头也被曝出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维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依然任重道远。
材料二 “两会”期间,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引起热议,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工作报告》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三个“最”,表现了治理餐桌上的污染的决心,坚决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为维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提几点合理化建议。(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坚决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4分)
32.(1)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国家要综合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加强对市场的监督和管理。②企业要树立良好信誉和形象,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诚信经营。③消费者要提高 * * 意识,敢于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斗争。
(2)①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政府切实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②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切实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维护了人们正当的生命安全及其他合法利益。③政府应担负起管理和服务社会的各项职能。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切实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对于保障人民民主,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题目分析:
(1)本题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回答时,首先要明确的是材料一中出现的食品安全的负面新闻一再被曝出的现象是市场调节自发性的体现,因此可以从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其次可以从企业的经营与生产的角度分析说明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最后可以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说明要有 * * 意识。
(2)本题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设问的知识限定是政治生活,但是已经明确了设问的主体是政府。对于政府为什么要维护舌尖上的安全的原因,考生首先可以从我国的国家性质的角度分析说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其次可以从政府的职能的角度分析说明;最后可以从政府工作宗旨和工作原则的角度分析说明切实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维护了人们正当的生命安全及其他合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