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粮食浪费问题严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材料一
注:据测算,我国粮食产后仅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损失浪费总量达700亿斤以上;每年餐桌上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1 000亿斤,相当于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0。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有人认为,我国经济发展了,浪费一点,就是多消费一些,也是扩大内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材料二 时下,提起美食,人们除了对《舌尖上的中国》的赞誉,更多的是对“舌尖上的浪费”的担忧。2013年1月,北京市一家民间公益组织推行了一项公益活动——“光盘行动”,倡议市民在饭店就餐后打包剩饭、“光盘”离开,形成人人节约的良好风气。
(2)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推行“光盘行动”的合理性。
(1)经济信息: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增长;进口粮食比率不断增加;而粮食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认识: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②扩大内需要求适度消费,但必须反对浪费。我国人均资源相对匮乏,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舌尖上的浪费”现象要求我们推行“光盘行动”,形成人人节约的良好风气。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倡导“光盘行动”能够促使人们厉行节约,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本题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核心,考查经济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第(1)问,概括图表时,要注意不要忽视“注”所包含的信息;对观点进行评析时,既要肯定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又要反对浪费,并指出节约资源的必要性。第(2)问,可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两个方面,说明推行“光盘行动”的必要性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