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能体现实践是认识基础的有

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②三思而后行

③不登高不知山之高,不临渊不知水之深 ④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

答案:A

题目分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知识点包括四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①③反映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反映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④的说法错误,夸大了理论的作用,是唯心主义,正确答案是A。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只有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知识点理解了,我们才能确定题中的名言俗语哪些反映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哪些不是,哲学不仅要记忆,更重要的是理解,如果不理解,仅仅是熟练的记忆,也是没有办法做题的。

材料题

某校七年级(2)班的学生在学完本学期的历史课程后,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下面是他们搜集到的材料,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与他们一起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材料一:……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它形制雄伟,重达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1)材料一所述的“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它见证了殷商时期哪一手工业技     术的成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著名学者余秋雨曾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的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着涓涓清流。”

(2)材料二中这个“了不起的工程”叫什么?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谁?这个   “了不起的工程”具有怎样的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3)材料三中祖冲之取得的“这项成果”是什么?他的哪些可贵品质值得我们青少年学   生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这三则材料,你认为七年级(2)班学生这次探究活动的主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