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2012年6月27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7000米级海试中,三次下潜深度超过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达到了预定的试验目标,并在海底发现有丰富的生物和地质多样性存在,取得了圆满成功。这表明

①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基础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和多样性,人们可以创造出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随着科学探索的不断深入,人们一定会穷尽对海底世界的认识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答案:A

题目分析:蛟龙号试验成功并有了重大发现,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蛟龙号达到了预定的试验目标,说明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①③正确;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人们可以创造出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说法错误。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④人们一定会穷尽对海底世界的认识说法错误。故该题选A。

点评:该题以蛟龙号试验成功并有了重大发现为材料,综合考察学生对选项的认识。选项涉及到四个不同的知识点,要求学生对考查的内容要准确识记并理解,能准确判断其中错误选项,如果平时注意常考点,可以做对,难度适中。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一个前沿课题——如何利用“虫洞”作为太空旅行的捷径。让太空人能在瞬间纵横宇宙。早在64年前,爱因斯坦就提出有关“虫洞”的理论。虫洞能扭曲空间,是宇宙的隧道,可以使原来相隔亿万里的地点变得近在咫尺。

不过,物理学家一直认为虫洞的引力过大,足以毁灭所有进入它的东西,因此不可能用于宇宙旅行方面。新的研究却发现,虫洞的超强力场可以通过“负质量”来中和,吸去周围所有的能量。“负质量”曾被认为只存在于理论之中。不过,最近这个观念已被打破,因为美国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已经成功地证明,“负质量”存在于现实世界。根据维瑟领导的另一队研究人员的计算,“负质量”可以用来控制虫洞。他们指出,“负质量”能扩大原本细小的虫洞,使之足以让太空船穿过。

他们的研究结果引起美国太空总署的兴趣。太空总署正在考虑拨款资助有关研究。其发言人表示,虽然研究可能需要许多年,但是潜在的回报实在太大。他说:“这些研究会带来人类航天史的革命,使我们最终可以进行星际旅行。现在我们被困在地球上,要行至最近的另一个星座,需要数千年时间。未来的太空人却可以通过虫洞,在一瞬间到达如此遥远的地方。”

不过,许多科学家仍然对“虫洞旅行”持保留态度。他们指出,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所制造的“负质量”其实极其微量,要动用最精密的仪器才能勉强探测到。他们认为,要制造足以中和虫洞的“负质量”是几乎不可能的。

小题1:下列关于“虫洞”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虫洞能使宇宙中原本相距遥远的两地变得相近,是因为它能扭曲空间。

B.虫洞具有超强力场,它产生的巨大的引力,能毁灭进入虫洞的物体。

C.虫洞是宇宙隧道,它原本是比较细小的,太空船无法通过。

D.虫洞中有“负质量”,当它达到足够量时,可以中和虫洞的引力。小题2:对第二段的主要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虫洞的超强力场引力太大,足以摧毁太空部,因此不可能用于宇宙旅行。

B.“负质量”存在的事实打破了“负质量只是在理论上存在”的观念。

C.“负质量”的发现,为消除虫洞引力,扩大虫洞空间,从而实现“虫洞旅行”提供了可能性。

D.“负质量”具有中和虫洞超强力场、消除虫洞引力,以及扩大虫洞的作用。小题3:下列对文意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利用“负质量”来消除虫洞引力和扩大虫洞空间,这是实现“虫洞旅行”的必要条件。

B.科学家们虽然对“虫洞旅行”持不同态度,但都承认虫洞和“负质量”的存在。

C.因为目前科学家们只能制造极其微量的“负质量”,所以要实现“虫洞旅行”还需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

D.美国太空总署之所以考虑拨款资助有关虫洞的研究,是因为它具有极大的经济回报。

配伍题 B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