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3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 年 12 月 9 日,中 * * 办会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旨在规范党政机关国内会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康政建设。《规定》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严格的监督才能保证 《规定》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

(1)阅读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监督才能保证《规定》贯彻执行。(10分)

材料二  2013年热词“光盘行动”上榜。“光盘行动”是一项旨在倡导节约粮食、由民间自愿发起、以“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 为主题的活动,以一呼百应之势传遍大江南北。争做节约达人、拒绝舌尖浪费,一时间成为引以为傲之事。2013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我国粮食连续丰收6年的情况下,再提粮食安全战略。

(2)阅读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开展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活动。(12分)

材料三 某班同学以“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为主题,召开班会,同学们积极发言如下:

甲:“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如果任由奢靡之风蔓延,必然严重危害社会风气,甚至有亡国的危险。

乙: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中 * * 的传统美德,坚持并发扬这一传统美德有利于社会发展。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粒粮食,把节约当成一种生活习惯,当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3)结合材料三,任选一个同学的发言,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说明(至少运用两个原理)。(l2分)

答案

(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2分) 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1分)

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人民有效监督权力的运行。(2分)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1分)

要充分发挥人大、人民政协、社会与公民、司法机关等监督主体的作用,监督公务接待是否规范,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确保规定落到实处。(4分)

(其他观点,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关系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4分)反对餐桌浪费,加强资源节约,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4分)消费者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4分)

(3)本问为开放性试题,学生言之有理,可以得分,但总分不超过12分。

参考答案一: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分)要防微杜渐,摒弃奢靡之风。(3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分)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3分)(其他观点,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参考答案二: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3分)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传统美德,可以促进社会发展。(3分)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分)要重视量的积累,勤俭节约要从小事做起。(3分)(其他观点,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题目分析:(1)本题以中 * * 办会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行政监督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切口小,较易回答。解答本题学生可从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以及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等方面展开说明。

(2)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开展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活动的原因。解答本题要求学生认真分析材料,从中找出关键语句,寻找答题突破口。题中材料“2013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我国粮食连续丰收6年的情况下,再提粮食安全战略”,表明粮食安全关系到人民的福祉,关系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另外学生还可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角度展开说明。

(3)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三,任选一个同学的发言,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说明。解答本题学生必须认真分析材料中两位同学的发言,从中找出关键性的语句,确定答题的方向。甲同学的发言中“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体现了要重视量的积累;“如果任由奢靡之风蔓延,必然严重危害社会风气,甚至有亡国的危险”,表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增强忧患意识。乙同学的发言中“坚持并发扬这一传统美德有利于社会发展”,表明要树立正确的意识;“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粒粮食”,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重视量的积累。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面题。
美国的天堂动物园里,新来了一个喂河马的饲养员。老饲养员给他上的第一堂课,让他有点接受不了。听起来也确实有点离奇,老饲养员告诉他,不要喂河马过多的食物,不要怕它饿着,以免它长不大。新来的饲养员听了这话,十分纳闷。心想,世上怎么会有这种道理,为了让动物长大,而不要喂过多的食物。他没有听老饲养员的话,拼命地喂他的那只河马。在他喂养的河马前,到处都是食物。人们无不感到他的仁慈和善意。
但两个月后,他终于发现,他养的这只河马,真的没有长多少,而老饲养员不怎么喂的那一只,却长得飞快。他以为是两只河马自身的素质有差别。
老饲养员不说什么,跟他换着喂。不久,老饲养员的那只河马又超过了他喂的河马。他大惑不解。
老饲养员这时才一语道破天机:你喂的那只河马,是太不缺食物,反而拿食物不当回事,根本不好好吃食, 自然长不大。我的这一只,总是在食物缺乏中过生活, 因此,它十分懂得珍惜,是珍惜使它有所获得,有了健壮。珍惜是一种正常的生命反应,甚至是一种促进,是生活中的需要,而不是离奇的假说。
日本的一家动物园里,一个常年喂养猴子的人,不是将食物好好地摆在那儿,而是费尽心思,将食物放在一个树洞里,猴子很难吃到。正因为吃不到,猴子反而想尽了办法要去吃,猴子整天为吃而琢磨,后来终于学会了用树枝努力地去够,把食物从树洞里弄出来。
别人都很奇怪,对养猴子的人说,你不该如此喂养猴子。
养猴子的人却说,这种食物猴子是很没有胃口的。平时,你真给猴子摆在跟前,它连看都懒得看,它也根本不会去吃。你只有用这种办法去喂它,让它很费劲地够着吃,它才会去吃。你越是让它够不着,它才越会努力去够。正因为猴子们很难得到它,在得到它时,才会珍惜。是珍惜使不好的东西变为了好东西。
养猴子的人和养河马的人,从日常生活中都发现了一个真理,不能“好好”喂养他们的动物。或说不管怎样,得让它们有点费劲,学会去够,只有努力去够的东西,其实才是好东西。
生活中有许多我们并不需要的东西,但就是因为我们够着困难,又十分费劲,还不一定能够得着,我们才会去珍惜,才觉得它贵重。天下有许多事,一旦容易了,就等于过剩,人们就会抛弃它。不管它是多,还是少,它的原有价值都会被降低。
人世间,什么是最好、最宝贵的解释多种多样。但有一条是准确的,就是那些往往离我们最远、又最难够到的东西最为宝贵。当然,这些东西有时并非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因此,珍惜,在生活中永远潜藏着不可预知的变数。比如,我们常会付出极大的代价,把我们十分珍惜的东西想方设法弄到手,但在过后的日子里,我们却发现,这种千方百计弄来的东西并没有那么高的价值。我们最终常常是把这些东西放烂或是遗弃,但它却使我们懂得了珍惜,有了追求。
生活中,我们正是因为懂得了珍惜,才使我们无处不获益。总之,把一切“稀少”、“难得”当成宝贝,对一切够不着的东西努力去够,是人类的本性。这种伟大的本性,也是生命不断延续下去的深奥秘密。 “够不着”与“珍惜”是永远分不开的两样东西。它们相辅相成,作用于我们的生活,努力去珍惜,努力去够,才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美妙更多彩。人生中的许多发现,许多创造也尽在其中。
(星竹《珍惜的变数》)

美国动物园老饲养员的经验是:

A.在他喂养的河马前到处都是食物。

B.为了让河马长大不要喂过多的食物。

C.让河马总是在食物缺乏中过生活。

D.食物太多河马不珍惜不好好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