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必须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唯一方法。

——摘自希特勒《我的奋斗》

材料二 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并有办法、有决心这样做。他们大规模重整军备的计划和惊人的侵略行径急剧地改变了势力均衡。较弱的意大利不再是徒劳无益地企图向现状挑战的惟一修正主义国家;第三帝国和日本帝国也给修正主义运动增添了力量,导致了一个全新的力量布局。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材料三 对日本的占领不能再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打算分割管制或划分占领区。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和奥地利那样行动。

——摘自《杜鲁门回忆录》第一卷

回答:(l)据材料一、二结合相关史实分析指出一战后德国及日本政策的变化。并指出出现变化原因的异同点。

(2)材料三反映出二战后美国在惩处德国日本法西斯时态度的差异。指出差异的主要表现及美国出现不同态度的原因。

答案

(l)变化:力图打破“一战”后帝国主义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限制。不同:日本虽然是“一战”的战胜国,但所得到利益与其愿望有较大差距,而德国是战败国,战后德国经济实力与它在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中的地位不相称。相同:都受到英美势力的压制,急于找到摆脱危机的出路。(2)对德国:分区占领,铲除法西斯势力,改造德国社会。对日本:单独占领,保留天皇制。原因:美国遏制苏联,维护其远东利益,称霸世界。

(l)结合凡尔赛和约的相关史实分析德、日在一战后的国际地位与德、日各自的要求之间的差异,得出两国政策变化的相同点。不同点则从两过一战中不同的地位分析。

(2)结合二战后德、日两个法西斯战败国家的不同的遭遇得出“差异的主要表现”。美国对德、日两国不同的态度是从其利益出发的。对日态度不同于对德态度是出于其维护远东利益的需要。以日本作为其遏止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基地。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