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期的环保监测中,人们发现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从1997年提出到2010年底为止,只有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对PM2.5进行强制性限制,而我国一直没有强制监测。2011年12月5日,我国把强制监测PM2.5纳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这将会大大促进我国大气质量的改善。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12分)
(12分)(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长期环保监测实践中,人们认识到了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人们对PM2.5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强制监测PM2.5成为必然。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我国制定并有计划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有利于改善我国大气质量。
题目分析:该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体现类试题,考生只要回忆该知识点的内容,结合材料进行作答即可,主要用到的原理有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等。
点评:本题是一道体现类试题,做这一类试题,考生注意分三步作答,一是明确知识点,二是研究材料,三是比较分析,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合的知识点就是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难度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