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视沙漠为害,是资源的“荒地”。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对治理沙漠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许多有益的经验,认为“沙漠是资源”并提出了“沙产业理论",提出创建“利用阳光,通过生物,延伸链条,依靠科技,对接市场"的沙产业,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重大突破。在“沙产业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不少企业将自己的目光投向广袤无垠的沙漠,利用沙漠资源创造经济效益,使被动的治沙转变成主动的沙漠生态构建。实践证明:科学开发利用沙漠,沙漠是可以化害为利、造福人类的。

结合材料,请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说明。(12分)

答案

①人们对治理沙漠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许多有益经验。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分)从“视沙漠为害”到提出“沙漠是资源”,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重大突破。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分)“实践证明:科学开发利用沙漠,沙漠是可以化害为利、造福人类的”,这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分)人们总结了“沙产业理论”,目的就是利用沙漠资源创造经济效益,使被动的治沙转变成主动的沙漠生态构建,这体现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2分)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促进实践的发展。在“沙产业理论"的正确认识指导下,沙漠是可以化害为利、造福人类的。这体现了正确的认识对实践的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2分)③从“视沙漠为害"到提出“沙漠是资源",体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分)

题目分析:该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考生可以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动力)和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促进实践的发展)等角度进行作答。

点评:本题是一道小角度的试题,角度是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考生只要联系该知识点的内容作答即可,难度一般。考生还要全面把握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起阻碍作用。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