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为我国境内注册的上市公司,其主要客户在我国境内。2013年l2月起,甲公司董事会聘请了w会计师事务所为其常年财务顾问。2013年12月31日,该事务所担任甲公司常年财务顾问的注册会计师习某收到甲公司财务总监胡某的邮件,其内容如下:
习某注册会计师:
我公司想请你就本邮件的附件所述相关交易或事项,提出在2013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中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的建议。所附交易或事项对有关税金和递延所得税以及现金流量表的影响,我公司有专人负责处理,无需你提出建议。除所附资料提供的信息外,不考虑其他因素。
(1)我公司出于长期战略考虑,2013年1月1日以30000万美元从境外乙公司原股东处购买了在美国注册的乙公司发行在外的60%股份,共计6000万股,并自当日起能够控制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为此项合并,我公司另支付相关审计、法律服务等费用800万元人民币。乙公司所有客户都位于美国,以美元作为主要结算货币,且与当地的银行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其借款主要从当地银行借入。考虑到原管理层的能力、业务熟悉程度等,我公司完成收购交易后,保留了乙公司原管理层的所有成员。
2013年1月1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5000万美元;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的即期汇率为:l美元=6.3元人民币。2013年度,乙公司以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实现的净利润为3000万美元,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乙公司的利润表在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时,按照平均汇率折算。其他相关汇率信息如下:2013年12月31日,l美元=6.2元人民币;2013年度平均汇率,1美元=6.25元人民币。我公司有确凿的证据认为对乙公司的投资没有减值迹象,并自购买日起对乙公司的投资按历史成本在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列报。
(2)为保障我公司的原材料供应,2013年7月1Et,我公司发行l000万股普通股换取丙公司原股东持有的丙公司20%有表决权股份。我公司取得丙公司20%有表决权股份后,派出一名代表作为丙公司董事会成员,参与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丙公司注册地为北京市,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股份发行日,我公司每股股份的市场价格为2.5元,发行过程中支付券商手续费50万元;取得投资日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l3000万元,账面价值为12000万元,其差额为丙公司一项无形资产增值。该无形资产预计尚可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按直线法摊销。
2013年度,丙公司按其净资产账面价值计算实现的净利润为l200万元,其中,l至6月份实现净利润500万元;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事项。我公司在本交易中发行l000万股股份后,发行在外的股份总数为l5000万股,每股面值为1元。
2013年11月1日,我公司向丙公司销售一批存货,成本为600万元,售价为l000万元,丙公司购入后仍将其作为存货,至2013年12月31日,丙公司已将上述存货对外销售80%。
我公司在购买乙公司、丙公司的股份之前,与他们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要求:
请从习某注册会计师的角度回复胡某邮件,回复要点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1)计算甲公司购买乙公司股权的成本,并说明由此发生的相关费用的会计处理原则。
(2)计算甲公司购买乙公司股权在合并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金额。
(3)计算乙公司2013年度个别财务报表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时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少数股东承担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及合并财务报表中列示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4)简述甲公司发行权益性证券对其股本、资本公积及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影响,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5)简述甲公司对丙公司投资的后续计量方法及理由,计算对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金额,以及期末应确认的投资收益金额。
(6)编制甲公司对丙公司投资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调整分录。
参考答案:
(1)购买乙公司股权成本=30000×6.3=189000(万元)。
购买乙公司股权支付的相关审计费、法律服务等费用800万元,在发生时直接计人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2)购买乙公司股权在合并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189000-45000X60%X6.3=18900(万元)。
(3)乙公司2013年度个别财务报表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45000+3000)X6.2-(45000×6.3+3000x6.25)=-4650(万元),少数股东承担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4650X40%=-1860(万元)。合并财务报表中列示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4650×60%=-2790(万元)。
(4)甲公司发行权益性证券增加股本l000万元,股本溢价应当扣除权益性证券的手续费,增加“资本公积一股本溢价”科目的金额=2.5X1000-1000-50=1450(万元),发行权益性证券对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影响=1000+1450=2450(万元)。
相关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2500
贷:股本l000
资本公积一股本溢价1450
银行存款50
(5)甲公司对丙公司投资后续计量采用权益法核算,因为甲公司取得丙公司20%有表决权股份后,派出一名代表作为丙公司董事会成员,参与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对丙公司具有重大影响,所以采用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
对初始成本进行调整金额=13000×20%-2500=100(万元)。
期末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200-500)-1000/5X6/12-(1000-600)x(1-80%)]X20%=104(万元)。
(6)甲公司对丙公司投资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编制如下调整分录。
借:营业收入200(1000×20%)
贷:营业成本l20(600×20%)
投资收益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