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8分)有一包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的阴、阳离子分别是:

阳离子K+、Ba2+、Ag+
阴离子SO42-、CO32-、AlO2-、SO32-
      为了鉴定其中的离子,现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填写下表:

(1)取该粉末,加水后得到无色溶液,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12。

排除的离子排除的依据
  
(2)向溶液中滴加盐酸,先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消失,同时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肯定存在的阴离子判断依据
  
 

排除的离子排除的依据
  
(3)尚待检验的离子及其检验方法

尚待检验的离子检验的方法
  

答案

(8分,每空1分)

(1)Ag+ ;加水后得到无色溶液,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12

(2)CO32-、AlO2-- ;滴加盐酸,先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消失,同时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Ba2+、SO32-  ;加水后得到无色溶液,滴加盐酸,先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消失,同时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3)SO42- ;取少量加水后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无沉淀,再向溶液中加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含SO42—

(1)由于Ag+OH=AgOH↓,排除Ag+

(2)肯定有AlO2:AlO2+H+H2O=Al(OH)3↓   Al(OH)3+3H=Al3+3H2O

肯定有CO32:CO32+2H=H2O+CO2↑(无色无味)

同时排除Ba2+:Ba2+CO32=BaCO3↓,排除SO32-:SO32+2H=H2O+SO2↑(无色刺激性气味)

(3)还需要检验SO42- 是否存在:取少量加水后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无沉淀,再向溶液中加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含SO42—

注:K+做为唯一的阳离子,一定存在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列的文段,完成小题。(8分,每题2分)

全球化与本土化是近年来人类学研究的热门话题。由华琛主持的“麦当劳在东亚”的研究,就是这一热门话题的一例。根据上述研究,华琛编著了题为《金双拱门东进:麦当劳在东亚》一书。美国加州大学人类学系阎云翔的《麦当劳在北京:美国文化的地方化》的论文便是该书的第一章。论文讲述了麦当劳的经营管理者及其员工是如何在互动中将这一原本“地道”的美国饮食文化赋予了中国文化的意义。北京的麦当劳成为被地方化的、中国版的美国文化的一个代表。 

作为美国便捷快餐店象征的麦当劳,在其北京的许多顾客眼里是悠闲消遣的好场所。被美国大众视为出售廉价餐食的麦当劳,在北京则成为正在形成的中产阶级群体常常可以就餐的地方,而对收入不高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只是偶尔可以光顾。对中国老百姓来说,麦当劳作为美国文化的符号意义比它作为快餐符号意义更为重要。麦当劳也同时成为中国百姓心目中的“现代化幸福生活”的象征之一。很多顾客把在麦当劳吃东西看成是很有意义的一种饮食和文化经验。对那些有着高收入并希望多接触外边世界的年轻的中国人来说,光顾麦当劳成为他们新生活的方式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他们参与跨国文化体系的一个途径。中国人在接受麦当劳快餐的同时,也逐步接受伴随而来的外国餐桌行为文化。 

麦当劳在北京的经营管理者虽然在饮食品种、服务和管理上仍保持其美国式,但为了扩大营销,他们也在努力适应中国文化环境。他们努力在中国百姓面前把北京麦当劳塑造成中国的麦当劳公司,即地方企业的形象。如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与学校和地方建立特殊联系等等。 

总之,在中国消费者、麦当劳的经营管理者和店员的互动中,北京麦当劳成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美国文化”。 

其实,麦当劳地方化过程,何尝不是人类历史上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经常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全球化”是九十年代最时髦的词之一,指的是一种社会文化过程,是指世界上各种文化更加广泛、更加频繁、更加激烈、更加深入地相互撞触和冲撞,并且是多向的、多层次的文化互动和吸纳。人类不同文化的接触和互动与人类社会有着同样长的历史。八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猛趋势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不同文化的冲撞和互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文化冲撞所引起的变动从来就不是单向的。文化冲撞中,并非有哪一个是完全被动的。由此可见,“全盘西化”之说,不论对反对者或者提倡者来说,都是一种虚幻的东西。作为生物体的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可以被克隆,但作为人创造的文化则永远是不可能被克隆的。 

小题1:对下列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土化”就是“地方化”。

B.“中国版”与“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相同。

C.“全球化”也就是“全盘西化”。

D.“美国式”即“美国文化”。小题2:对划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老百姓把在麦当劳吃东西看成是很有意义的一种饮食和文化经验。

B.中国老百姓在接受麦当劳快餐的同时,也逐步接受伴随而来的美国文化。

C.中国老百姓把麦当劳看作快餐的标志,更看作美国文化的标志。

D.在麦当劳,中国老百姓认为美国文化比快餐更重要。小题3:下列不属于“麦当劳地方化的过程”的内容一项是(   )

A.北京的许多顾客把麦当劳当作悠闲消遣的好场所。

B.北京的麦当劳成为中产阶级群体常常出入的地方。

C.很多顾客把在麦当劳吃东西看成是很有意义的一种饮食和文化经验。

D.麦当劳在北京的经营管理者在饮食品种、服务和管理上保持美国文化特色。小题4:下面对本文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全球化”是九十年代最时髦的词之一,也是一种新生事物。

B.为了扩大营销,麦当劳的经营管理者完全被动地适应中国文化环境。

C.高收入的年轻的中国人通过麦当劳参与跨国文化体系。

D.“全盘西化”从来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个事实,没有一个人可以找到这样一个历史事实。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