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012 年 11 月 8 日,中 * * 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党的这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材料一: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总体布局问题一直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既有明确的指导方针,同时对总体布局的认识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逐步深化、不断完善。

(l ) 结合材料一,从生活与哲学“追求和发展真理”的角度,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发展历程的认识。(9分)

材料二:十八大报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部分。当前,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任务,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部门职能交又、权责脱节和效率不高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对行 * * 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完善.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消除体制性障碍,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2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寻觅社会真谛”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8分)

材料三:党的十八指出,要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 GDP 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指标.为了追求政绩,一些地方热衷于上项目铺摊子,贪大求洋,搞一些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大广场、大马路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些不正确的政绩观,片面追求 GDP ,忽视将速度、效益统一,忽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忽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结合,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环境的严重破坏,影响了经济结构的协调发展,而且老百性怨声载道。对此,党中央和国务院一再指出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与政绩现,追求“绿色 GOP " ,不提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时的假政绩,坚持求真务实,切实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3 )请结合上述材料并从“探究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的角度说明怎样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与政绩观。 ( 9 分))

答案

(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来自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3分)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和发展真理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是与当时的实际密切相关的。(3分)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3分)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要求进行改革。(3分)

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能使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3分)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助于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2分)

(3)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我们要反对“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反对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事实,从当地的资源和财力物力出发等客观条件出发,因地制宜,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3分)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这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所以我们只有树立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树立起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考验的正确政绩观,才能从根本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3分)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我们必须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在建设中反对盲目铺摊子上工程,坚持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相统一。 (3分)

题目分析:第一问,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为材料,考查学生对追求和发展真理相关内容的识记和理解。答案的大致范围固定,学生只需根据对材料的解读选择合适的要点进行回答即可。总体布局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总体布局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体现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第二问,十八大报告中提到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要求学生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原理分析改革的必要性。我国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求进行改革,体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上层建筑的改革,是解决我国基本矛盾的体现。改革的目的是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体现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第三问,以如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为着眼点,考查学生对探究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秘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即生活与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识记和理解。要反对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发展经济,体现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才能真正促进经济发展,体现意识的反作用,要坚持正确的意识。不能盲目发展,忽视几个统一,说明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点评: 该题有三问,各自有不同的材料,而且每一问的材料内容是独立的,相互之间没有任何瓜葛,学生只需对每一问根据问题要求具体回答即可。这三个问题,指向性都很明确,答案范围都很固定,学生一定要根据问题的要求确定答案的范围。对材料的解读较为重要,只有全面分析材料内容,才能找到准确的答题点。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名词解释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