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辨析题

2013年雅安芦山地震,是一场发生于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星期六)上午8时02分46秒的强烈地震,震中位于中国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龙门乡马边沟,距离省会成都市约100千米。汶川地震、海地和智利的大地震等都造成众多人员和财产的损失。准确预报地震,防患于未然一直是人类的梦想。公元132年,中国的张衡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是世界上最早观测地震方位的仪器。到现代,全球地震台网逐渐建立,许多国家也有自己的监控台网,人类观测预报地震有了重要进展。但准确预报地震仍是一个世界难题。

请结合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辨析:地震是不可准确预测的。(12分)

答案

(12分)①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有其局限

性的。从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

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的,其本质

的暴露和发展也有一个过程。所以,人们对地震的准确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准确预报地震乃是一个世界难题。

③但是,认识又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也是不断发展的。一定时期内有未认识的事物,不等于永远不认识。世界上只

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震最终能被准确预报。

(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分析也可酌情给分)

题目分析:该题是辨析题,首先要根据所学内容和材料内容对观点做出判断,然后根据判断具体分析观点,正确与错误观点的体现及理由分析。题目观点地震是不可准确预测的,要从两个方面认识,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地震的准确预报需要有个过程;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随着实践的发展,地震最终能被准确预报。还可以运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实践推动认识的发展角度进行回答。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