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层,______温度最高,所以给物质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______.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__,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______mL的量筒(填“10”或“50”).

(4)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______量出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放______,视

线要与量筒______,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5)实验室用烧瓶制取蒸馏水时,烧瓶的底部应垫放______.

答案

(1)观察燃着的酒精灯可以看出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做火柴梗实验,可以看出与外焰接触的部分变黑,故答案为:外焰,内焰,焰心,外焰,外焰.

(2)用装置取液体后,要随时清洗,故答案为: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3)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采用最接近的量程,故答案为:10.

(4)量取液体的体积用量筒,应放平,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答案为:量简,平,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5)烧瓶底面面积较大,直接用酒精灯加热会使其受热不均,故答案为:石棉网.

材料分析题

从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事故,到各种“拼爹门”、学术造假,再到最近的“老人摔倒该不该扶”、“小悦悦”事件,当下社会正面临着一场严峻而深刻的社会道德危机。某校高三(2)班学生以“守望灵魂,践行文明”为主题的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直面困惑】

“老人摔倒,该不该扶?”从南京的“彭宇案”,到天津的“许云鹤案”,再到近期媒体曝光的许多案例,让这个本该不是问题的问题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拷问着我们每个人的灵魂。据相关机构民意调查统计,5.3%的民众认为自己医疗知识不足,怕给老人带来更大伤害,87.4%的民众认为做善事会反被诬陷讹诈,“见义勇为”得不到法律环境的保护。

(1)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导致“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建议】

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年仅2岁的女童小悦悦,先后被两辆车碾轧,肇事车辆逃逸。短短7分钟内18名路人视而不见,最后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社会舆论呼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用良知的尖刀来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丑陋,忍住刮骨疗伤的疼痛来唤起社会的警醒与行动;在公众参与下,创造扬善惩恶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努力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和每一个人的道德良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2)请你运用《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培育文明风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落实行动】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进一步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学们呼吁,我们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做倡导文明的使者,在此基础上,引导更多的人践行文明、关爱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针对上述呼吁,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并从《生活与哲学》和《文化生活》角度各选一原理说明标语的设计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