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城镇化在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导致了草原退化、湿地萎缩、河流污染、生态脆弱……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 * * 永续发展。
(1)上述说法蕴涵的哲学原理有哪些(请写出三个)?(2分)
(2)请运用“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原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应该如何建设“美丽中国”?(10分)
(1)对立统一原理,普遍联系原理,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等等。(2分)
(2)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改造世界中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现代化建设,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表现出人类的主观能动性,而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世界是受客观规律制约的,自然界有自身运行的规律,这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只有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建设美丽中国,造福人民,如果违背规律,破坏自然,则会受到规律惩罚,给人类带来灾难。(10分)
题目分析:(1)人类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是一对矛盾,是对立统一关系,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体现普遍联系原理,人类经济发展应该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体现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发展我国经济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体现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2)本题知识限定明确,运用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把基本原理表述清楚,然后就美丽中国建设中的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分别进行分析表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