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在世界大战的激烈厮杀背后,经济往往扮演着特殊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总的来看,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都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当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和伴随商业角逐的外交战仍不足以达到预期目的时,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因此战争不可避免。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材料二:军火制造不仅提供了想象中的安全,还提供了就业机会。例如:美国的失业人数直到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开始重整军备时才大大减少。同样,希特勒因实行庞大的重整军备的计划,才迅速解决了他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各企业问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希特勒之所以能最成功地使其国家摆脱经济萧条,是因为他在其国家的备战方面做得最彻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1930—1938年大国国防开支(以当时百万美元为单位)
日本 | 意大利 | 德国 | 英国 | 法国 | 美国 | |
1930 | 218 | 266 | 162 | 512 | 498 | 699 |
1933 | 183 | 351 | 452 | 333 | 524 | 570 |
1934 | 292 | 455 | 709 | 540 | 707 | 803 |
1935 | 300 | 966 | 1607 | 646 | 867 | 806 |
1936 | 313 | 1149 | 2332 | 892 | 995 | 932 |
1937 | 940 | 1235 | 3298 | 1245 | 890 | 1032 |
1938 | 1740 | 746 | 7415 | 1863 | 919 | 1131 |
——根据《大国崛起》相关数据整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对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提出了什么观点?(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前市场经济出现的“运行故障”有何具体表现?(3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主要大国的国防开支呈现怎样的特点?(3分)
(3)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分析30年代上述特点形成的原因?(2分)
(4)鉴于二战的巨大损失,为缓解“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矛盾”的需要,二战后初期,西方各主要国家经济政策出现了怎样的调整?(1分)
(1)观点: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1分);表现: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1分)各国打起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世界贸易剧减(1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混乱(1分)。
(2)特点:各国国防开支明显增长(1分);德日等法西斯国家增长迅猛(1分),美英法等国相对缓慢(1分)。
(3)原因:各国缓解经济危机,扩大就业的需要;各国矛盾加剧,国际形势紧张;法西斯上台,扩军备战;美英法认识不足,军备相对放松。(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4)调整:各国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将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