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技术的发展趋向包括()
A.反应的微量化和自动化
B.试剂的标准化和商品化
C.方法的快速简易和家庭化
D.技术的敏感、特异和精密化
E.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E
男性患者,40岁。劳累时发生气促,休息后气促症状可缓解,有时仰卧时症状加重,坐位时减轻,下面哪项是正确的()
A.中毒性呼吸困难
B.神经精神因素引起的呼吸困难
C.肺源性呼吸困难
D.心源性呼吸困难
E.以上都不是
男性,21岁,以"反复发热、咳嗽、咳痰4个月,痰中带血1个月"为主诉入院。4个月前着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咳痰,伴有鼻塞、流涕,服"感冒药"后好转,之后反复出现上述症状,1个月前出现痰中带血来诊。查体:体温39℃,呼吸24次/分,眼结膜略充血,双下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血常规:WBC13.4×109/L,N85.8%,结核抗体(+),痰找抗酸杆菌(-)。胸片示双肺中下野多发结节影。
下列关于该病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
A.大部分患者有哮喘发作
B.肺部最先受累,可致咳嗽、咯血、胸痛和呼吸困难
C.可有鼻炎、鼻窦炎表现
D.皮肤可见紫癜、溃疡、疱疹等
E.极少出现肾衰竭
F.关节受累表现为侵蚀性病变,可致畸形
G.部分患者可见胸腔积液
H.眼部病变可表现为结膜炎、巩膜炎及葡萄膜炎等
I.部分患者出现神经系统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最常见
J.肺部受累极少有空洞形成
K.可出现中耳炎,神经性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