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莫言作品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相融合、历史与当代社会相融合。用魔幻的手法反映现实,核心是“真实”。这种写作手法反映了

①现实是文学创新依据,魔幻是归宿  

②魔幻是文学作品创作的方式,现实是归宿

③发挥意识创造性就能将魔幻变为现实

④魔幻手法是主观的,现实的内容是客观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答案:D

题目分析: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和来源,现实是文学创新依据,也是归宿。发挥意识创造性是将魔幻变为现实的前提条件,但不是绝对条件,发挥了意识创造性不一定就能将魔幻变为现实。由此可见,①③两项错误,不能入选。意识具有主观性,魔幻手法是意识活动,具有主观性;现实是物质的,具有客观性。由此可见,②④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阅读理解与欣赏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生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多之死,有子存焉(虽:       )

     ⑵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⑶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匮:       )

     ⑷命夸娥氏二子二山(负:       )

2.对于寓言的神话结尾,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愚公的行动感动了天帝,反映了古代讲究迷信,这是这篇寓言的不足之处。

B.愚公的精神和行动感动了天帝,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跟宣传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区别。

C.天帝在愚公的坚强意志面前惧怕了,屈服了,说明只要有信心,目标总能实现。

D.天帝在劳动人民的伟大力量前屈服了,说明人定胜天。

3.写智叟讽刺愚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愚公斥责智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明愚公取得辩论胜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智叟和愚公的矛盾实质是[ ]

A.对待困难的截然不同的态度。

B.静止的观点和发展观点的矛盾。

C.人如何正确的估价自己的力量。

D.智者有时不“智”,愚者有时不“愚”。

7.文中画线句子包含怎样的思想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