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谚语)

材料二:元末反映草原地区蒙汉民族生活的诗句:“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请回答:

(1)材料一是什么时期的谚语?反映出当时我国经济发展态势有何变化?

(2)材料二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是什么?它与元朝统一有何关系?

答案

(1)南宋,(1分)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2分)

(2)蒙汉两族的差异越来越小,(2分)

元朝的统一有利于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3分)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和元朝政治经济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1)阅读材料一的谚语结合所学知识,“苏湖熟”苏湖是指苏州,湖州两地,而这两地都位于太湖流域,天下足说明了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已经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2)阅读材料二,从“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的信息可以看出胡人指蒙古族,胡汉人民杂居相处,相互学习和借鉴,蒙汉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元朝的统一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少数民族 * * 统一中原 * * 的史实,元朝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时期,元朝的统一有利于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过程给我们很大的启示: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所以我们要坚决维护和平,科技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统治者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经济措施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南宋后期许多蒙古人进人中原,中原人民迁往边疆地区,为后来元朝的民族大融合高潮出现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这一时期频繁的民族战争虽然给各族人民带来灾难,但也促使了各族人民的接触和交流,形成民族融合的新高潮,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