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Ⅴ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Ⅴ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7+260,设计控制标高为23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8+070,设计控制标高为230.0m。中标单位的投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摘录如下。
清单前言中规定,当工程量清单中工程量变化幅度在±15%以内时,其结算单价不做调整。当实际完成工程量超过清单工程数量15%时,超出部分的结算单价在清单单价基础上下降10%,反之上涨10%。该施工单位中标后进入施工阶段,为保证施工安全,在隧道掘进过程中采用了地质雷达进行地质超前预报,并成功预测隧道中部存在一个较大的溶洞。施工单位作为施工总承包方,将隧道开挖分包给专业劳务公司,为规避安全风险,要求该劳务公司购买"工程一切险"。施工结束时,实际完成的"503-2"工程量为12500m,"503-3"工程量为3365m3,并增加了"洞口C25喷射混凝土"124.6m3。
1.背景中总承包方要求劳务公司购买"工程一切险"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计算清单编号“503-2”及“503-3”的结算金额。
参考答案:
1.错误。工程的"工程一切险"应由总承包单位购买。
2.(1)“503-2”的结算金额计算:10500×(1+15%)=12075(m)<12500m,工程量变化幅度超过15%,所以应调价。调价部分的工程数量:12500-12075=425(m)。单价B=426930+10500=40.66(元/m)。结算金额:12075×B+425×(B×90%)=506521.95(元)。(2)“503-3”的结算金额计算:3250×(1+15%)=3737.5(m3>3365m3,工程量变化幅度未超过15%,不调价。结算金额:3365×645.55=2172275.75(元)。
解析:
本案例第1问主要考查工程保险。按照我国保险制度,工程一切险包括建筑工程一切险、安装工程一切险两类。为了保证保险的有效性和连贯性,国内工程通常由项目法人办理保险,国际工程一般要求承包人办理保险。
本案例第2问主要考查工程量计量办法。工程量清单中所列的工程数量是估算或设计的预计数量,仅作为投标的共同基础,不能作为最终结算与支付的依据。实际支付应按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由承包人按计量规则、技术规范规定的计量方法,以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尺寸、断面计量。本题计算的关键点一是要判断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与清单中工程量变化幅度是否在±15%以内;关键点二是要计算出超出部分(超过15%)的工程量,然后分别以不同的单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