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1689年,英国议会制订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根据,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是美国资产阶级纲领性文件,被视为最早的《 * * 宣言》;1787年,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一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表的《 * * 宣言》以天赋 * * 、自由平等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材料二: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 * * 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三:民国初年是一个非常的时代,处于制宪政治时期,而非常态政治时期。制宪政治要解决的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因此,参与制宪的各个党派虽然有各自的价值、信念和利益,但要求他们在制宪的时候,暂时放下党派之私见和私利,从国家的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制定超越党派的永久宪法。……美国在建国之初也曾出现过私人利益泛滥、普遍出现腐败、派系与党争等一系列问题。……在费城制宪会议的过程之中,虽然各州、派系之间有利益冲突,但为了实现共同的国家未来和长远的政治秩序,大家一方面相互承认对方的逐利冲动,另一方面寻求利益整合和政治妥协的可能性。美国人坚信,只要有适当的制度性安排,各种分散的私人利益可以“共和”为民族的整体利益。

——许纪霖《辛亥后民初的制度转型为何失败?》

材料四:很简单,如果没有辛亥革命,中国可能会通过渐进改良的方式实现社会的转型。在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已经在进行改革。比如,那时制订的法律,在今天看也是很超前的。

——李泽厚《告别辛亥革命》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6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民国初期、美国独立初期面临的相同政治问题。(6分)

(4)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四观点在认识上的局限性。(4分)

答案

(1)特点:通过立法确立民主政治;建立健全议会民主制度;倡导天赋 * * ,自由平等等原则。(6分)

(2)表现: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赋予总统极大的行 * * ;构建“分权制衡”机制。(6分)

(3)相同问题:都存在党派之争、利益群体之争;都急需制定宪法;都需要建立稳定的政治体制,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6分)

(4)局限性:将革命与改良对立,认为辛亥革命打断了中国社会转型的步伐;不能准确区分立宪派改良和封建朝廷改良之问的巨大区别。(4分)

题目分析:第(1)问,考查阅读材料、提炼信息、归纳整理的能力,由材料中“《权利法案》、《独立宣言》、《 * * 宣言》、1787年宪法”、“天赋 * * 、自由平等”等信息可以归纳出特点,即通过立法确立民主政治;建立健全议会民主制度;倡导天赋 * * ,自由平等等原则。第(2)问,由材料“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强化了行 * * 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分权和制衡体制”可以归纳出即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赋予总统极大的行 * * ;构建“分权制衡”机制。第(3)问,考查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由“各个党派”、“派系与党争”“制宪政治要解决的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共和’为民族的整体利益”以及民国初期与美国当时的社会背景归纳即可。第(4)问,考查学生深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分析可得出作者混淆了不同阶级的改良,且把革命与改良对立,错误地评价了辛亥革命。

选择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