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会,人口是衡量一个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尺。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部分年代的人口(约)
年份 | 649年 | 705年 | 726年 | 742年 | 755年 | 760年 | 821年 |
总人口数 | 1900万 | 3714万 | 4141万 | 4531万 | 5291万 | 1690万 | 1576万 |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代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北宋 | 11224760 | 62.9% | 6624296 | 37.1% |
(2)据材料一,说说从755~821年,唐朝的人口又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二,说说从西汉到北宋,南方与北方的人口发展趋势有何不同?(2分)这一发展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出现了怎样的经济现象?(2分)
(4)综上所述,你认为封建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什么?(2分)
(1)持续增加;(2分)唐朝前期统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2分)(意思相近即可)
(2)急剧减少:(2分)安史之乱的打击,唐朝社会开始动荡,经济衰退。(2分)(意思相近即可)
(3)南方人口增加,占全国人口比重上升;北方人口减少,占全国人口比重下降;(2分)经济重心在逐渐南移。(2分)
(4)政治安定。(2分)(意思相近即可)
题目分析:(1)根据材料可知,649年唐朝人口1900万人,755年唐朝人口发展到5291万人,说明了这段时间唐朝的人口持续增加。主要原因是唐朝前期统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2)根据材料可知,755年唐朝人口总数为5291万,821年唐朝人口总数为1576万,说明人口的急剧下降,安史之乱的打击,唐朝开始由盛转衰。
(3)从材料三可知看出,从西汉到北宋时期,南方人口逐渐增多,北方人口逐渐下降,说明了随着南迁的人口越来越多,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到南方。
(4)国泰才能民安,国家的长治久安是封建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
点评: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从东晋南朝的 * * 更替。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隋唐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