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分)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毕生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个人自由和政治民主问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托克维尔和他的朋友德蒙先生于1831-1832年间赴美国考察监狱制度,后经多年思考,分别于1835年和1840年出版轰动世界的《论美国的民主》第一、二部分。
托克维尔认为民主的成功和失败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法律,包括法律、制度、宪法结构等;二是民情,即自由的习惯,包括思想、行为、习惯、价值观等;三是物质的或历史的环境。
——据Schleifer《关于<论美国的民主>新译本的读书报告》整理
(1)托克维尔赴美考察时美国实行什么政体?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美国民主政治中可能令其着迷和失望的东西有哪些?(6分)
(2)托克维尔认为民主政治受制于哪些要素?按这一说法分析,民主政治为何在19世纪晚期的法国获得成功而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遭遇挫折?(15分)
(3)“有时候 * * 的改良和让步反倒会激发破坏性的革命”被称为“托克维尔悖论”。然而,邓 * * 却以“改革不能太晚”的见识,努力化解这一悖论,试以中国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6分)
(1)政体:联邦制共和政体(或“总统制共和”、“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均可得分)(2分)
着迷之处:美国宪法、分权制衡原则、联邦制、民选总统和议员、美国人自由民主的传统和意识。(2分,1点1分)
失望之处:种族歧视、妇女无权(答“黑奴制”“男女不平等”亦可)。(2分,1点1分)
(2)要素:法律、民情、环境。(3分,每点1分)
法国:制定宪法,确立民主共和制;启蒙思想和大革命精神深入人心;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大革命以来法国人民前赴后继斗争。(6分,每个角度2分。)
中国:《临时约法》及其确立的政体惨遭破坏;封建思想仍占统治地位(或“专制思想根深蒂固”“尊孔复古逆流”);自然经济为主,民族工业占比低。(6分,每个角度2分。)
(以上分析要按法律、民情、环境三个角度来分析。)
(3)经济方面(2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分)。实行改革开放;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城市化进程;形成对外开放的格局;设立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1分,任意答到一点即得1分)。(答“十一届三中全会”不得分。)
政治方面(2分):加强民主法制建设(1分)。拔乱反正;平反 * * 前后的冤假错案;相继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保障公民的自由和民主权利;推进基层民主建设(1分,任意答到一点即得1分)。
文化方面(2分):重新确立双百方针(1分);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艺事业;恢复高考;确立科教兴国战略(1分,任意答到一点即得1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如果按法律、民情、环境三个角度来分析也可以。
题目分析:(1)本问主要考查考生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及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的能力。第一小问注意材料时间即可;第二小问,要理解“着迷”和“失望”的基本含义,即美国民主政治举措中的闪光点及精华和不足缺陷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予以简述即可。
(2)本问主要考查考生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的能力。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中提供的信息,简要概述出来就可;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中托克维尔认为制约民主政治的三个要素,分别从19世纪晚期的法国和20世纪初的中国的相关史实来说明和证明这两个国家民主政治成功或挫折的原因即可。
(3)本问主要考查考生说明和证明历史观点的能力。本问的关键在于审题理解“托克维尔悖论”的基本含义,他主要想指出改革有时候会给社会的发展进步带来负面的影响,然后让我们结合中国新时期(1978年以后)的相关史实说明在邓 * * 领导的改革中,我们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从而证明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最后,在列举史实证明这一观点时,史实的列举一定要尽可能考虑全面,新时期包含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教育及外交等方面,因为我们的改革是整个社会全方位的改革,这一点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