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探究题

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即有角的雄性在一起活动,没有角的雌鹿在一起活动。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 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草原上,兔和鹿的关系是         ,根据材料中提供的信息,写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2)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三组模拟实验,以检验“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

①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两个相同项圈;

②乙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两个相同棍棒;

③丙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一个项圈和一个棍棒。

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模拟的是该草原上的               

930上述实验中,测试时要求甲、乙、丙3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          (填“相同”或“不同”) 。

答案

(1)竞争   草→鹿→狼(或草→兔→狼)     (2) 小于  

雄鹿或雌鹿  (3) 相同

题目分析:(1)兔和鹿都以草原上的草为食物,所以两者的关系为竞争关系,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由生产者开始,由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所以材料中的食物链为:草→鹿→狼(或草→兔→狼)。

(2)对照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除了实验变量外,其余条件都相同,该题的对照实验,变量是项圈还是棍棒,项圈或棍棒模拟的是该草原上的雄鹿或雌鹿,测试时要求甲、乙、丙3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要相同,狗是捕食者,若丙组平均时间小于甲、乙两者,说明结果支持假说。

点评:本题考查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较新颖,难度不大,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和确定变量。

单项选择题

某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简称甲企业)1994年在我国某经济特区依法设立,经营期 15年,该企业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地方所得税为3%。甲企业1999年以后均被认定为先进技术企业。1994年-2002年的经营情况见下表:
                                              (单位:万元)
年度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
应纳税所得额-10010130-5080120-1040-20
2000年初甲企业外方投资者将分得的1999年的税后利润20万元在西部地区投资开办了一家经营期为10年的生产性企业(简称乙企业),乙企业当年也被认定为先进技术企业,外方投资者依法办理了再投资退税的有关事宜。2002年经考核,乙企业因不符合先进技术企业的要求,被撤销先进技术企业的资格。 2004年初,甲企业自行核算的2003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00万元。经注册税务师审核,发现存在如下情况: (1) 2003年3月23日经批准将一台设备对外投资,该设备账面原值40万元,已提取折旧25万元,投资时评估价格20万元(该业务不考虑流转税费),该事项未作处理。 (2) 2003年5月1日向银行借款500万元用于厂房扩建,借款期限1年,当年向银行支付了借款利息20万元,该厂房9月30日竣工结算并投入使用。该项利息支出全部在税前扣除。 (3) 2003年6月购进国产生产设备20万元,8月份投入使用,当年企业已将设备购置支出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按照规定该设备应按照直线法折旧,期限为10年,残值率10%。 (4) 2003年7月1日与境外某高科技公司签订商标权使用合同,支付商标权使用费 40万元,该商标权于当丹正式投入使用,合同中规定使用年限为5年,当年企业将商标权使用费支出在应纳税所得额中已作扣除。 (5) 2003年11月取得国债利息收入2万元、转让记账式国库券收益5万元,在应纳税所得额中已作扣除。 (6) 2003年自行研究开发新产品,发生技术开发费12万元,委托某科研机构开发新产品,支付给科研机构技术开发费8万元,已全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作了扣除 (2002年的新产品技术开发费10万元)。 (7) 营业外支出60万元在应纳税所得额中已作扣除,其中包括下商部门罚款2万元、直接向贫困地区捐赠10万元、向非关联科研机构资助研究开发费用10万元。 (8) 向外国投资者支付税后利润5万元。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表
级数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月不含税收入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元)
1不超过500元的部分不超过475元的部分50
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超过475元至1825元的部分1025
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超过18255元至4375元的部分15125
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超过4375元至16375元的部分20375
5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超过16375元至31375元的部分251375
6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超过31375元至45375元的部分303375
7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超过45375元至58375元的部分356375
8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超过58375元至70375元的部分4010375
9超过100000的部分超过70375元的部分4515375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税率表
级数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元)
1不超过5000元的部分50
2超过5000元至10000元的部分10250
3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201250
4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304250
5超过50000元的部分356750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税率表
级数每次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元)
1不超过20000元的部分200
2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302000
3超过50000元的部分407000

                                         不含税劳务报酬收入适用税率表
级数每次不含税劳务报酬税率(%)速算扣除数(元)换算系数(%)
1不超过3360元的部分200
2超过3360元至21000元的部分20084
3超过21000元至49500元的部分30200076
4超过49500元的部分407000

68


                                         印花税适用税率表
应税凭证税率(‰)
财产租赁合同、仓储保管合同、财产保险合同1
加工承揽合同、建筑工程勘察合同、货物运输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记载资金的账簿0.5
购销合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技术合同0.3
借款合同0.05
请根据上述资料,依据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2003年度所得税前应扣除的新产品技术开发费用和银行借款的利息费用合计为 ( )万元。

A.19.50

B.25.50

C.27.50

D.37.50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