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一座丰碑,也是我党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一大创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对群众路线的认识过程

提出者形成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观点
以毛 * * 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革命时期

(1921—1956)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党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根据群众的需要和愿望领导群众前进,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自己解放自己。
以邓 * * 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以后)“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明确提出人民利益标准,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考虑和处理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
………………
以习 * * 为 * * 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现阶段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主要内容,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材料二  2013年 6月1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召开后,H省坚持以邓 * * 理论、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会议精神,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工作中进群众家门、进街头巷尾,与群众坐一条板凳,和群众拉家常等;调研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听真话、听实话,他们把基础条件差、工作薄弱和艰苦偏远的地区作为调研点,倾听群众呼声,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和困难,立说立行、立说立改,做到了群众提出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促进社会和谐。

(1)用“求索真理的历程”中有关知识分析中 * * 党对群众路线观点的深化过程。(12分) 

(2)运用实践的知识说明H省是如何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9分)

答案

⑴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从革命时期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到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再到今天群众路线的“四风建设”,党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群众路线的内涵,不断深化了群众路线的认识。(6分)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从“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到“人民利益标准”,再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中 * * 党对群众路线的认识不断向前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6分)

⑵①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H省对群众提出的实际问题,做到立说立行、立说立改。②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H省把基础条件差、工作薄弱和艰苦偏远的地区作为调研点,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和困难。③实践具有社会性。实践活动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H省坚持工作中进群众家门、进项目工地、进街头巷尾,与群众坐一条板凳,和群众拉家常等。④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指导作用。H省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以邓 * * 理论、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促进社会和谐(每个要点3分,答出3个要点即可得9分)(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题目分析:(1)此类试题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则是理性的,也就是说要把感性材料理性化。解答这种类型题目的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归纳出材料的中心思想,找出观点,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述。解答此类题,一要明确题目要求归纳的是原理还是现象;二要明确题目要求归纳的对象,是每则材料分别反映还是共同反映。设问是回答用“求索真理的历程”中有关知识分析中 * * 党对群众路线观点的深化过程,我们要结合材料,选准角度,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等知识点来展开。(2)本题强调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创新运用能力的考查,即对学科思想方法领悟和掌握程度的考查。本题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从实践的角度,我们需要展开知识点,从实践的含义、实践的特征、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等知识点去说明。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