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选做)

血型符号

马金章

  那天夜里,熄灯号悠长的颤音像一只无形的手,一下揪住了他的心,揪得他七慌八乱,离凌晨五点仅剩七个小时了呀。

  “娘,您路上劳累,就先歇吧。”他截断娘绵长无尽的话,抓起军上衣,想赶紧在左口袋上沿儿缝上部队代号,姓名和血型。

  娘把军衣从他手里扯过去:“让娘缝。”

  “我会缝。到部队一年,我连被子都会缝呢。”

  “会归会,娘在跟前,就该娘缝。”

  “是缝字。”他知道娘大字不识一个。

  “你用笔写上。依着样儿,娘还能描花绣凤哩。

  他掏出钢笔,在口袋上沿儿一笔一画写上“33702张强根O型”的字样儿。

  “衣上缝字干啥?”娘一边穿针引线,一边问。

  “战友这么多,一色一式衣服,缝上字,不易串换,丢了好找。”说这话时,他舌头有点打拐发硬。

  娘嗯了一声。她沉默了一会儿,停下手中的针线,看着他问:“根儿,离家一年了,想娘不?”

  他心一紧,但还是用平静的口气说:“想娘时,合上眼,娘就到跟前了。”

  娘笑了。娘心中盛不下的甜蜜正从她那眯细的眼角溢出来。

  他入伍离家的那天晚上,娘摸着他的头说:“根儿,到了部队,若想娘,就合上眼,心里轻轻喊声娘,娘就到你跟前了。”他当时以为娘开玩笑,可到部队一试,果真灵验。后来,他就把这法儿传给了战友,战友们试了都说灵。他们戏称这法儿为“强根定理”。可这定理的发现者不是他强根,是娘呀。

  他端详着娘:娘的头发已由去年的灰白变为银白,脸上的皱纹也加深了一些,像一道道反画的抛物线。娘今天突然来部队,莫非听到了什么风声,还是意外巧合……强根想了想,试探着问:“娘也想儿吧?要不,这么远来……”

  娘咧嘴笑了:“儿是娘身上掉下的肉,想不想,你说呢?”

  强根嘿嘿笑了。笑过,心一沉,嗫嚅地说:“娘,前一段,我参加了部队高校统考,但没考上,孩儿无能,这辈子,恐怕不能穿四个兜儿的军服给娘荣耀了。”说过这些,他不安地看着娘。

  娘停住针,用异样的眼光审视儿子一会儿,说:“根儿,娘送你到部队,不图你混个一官半职,只求你出息个人样儿。”

  娘的话,似一股清凌凌的泉水在儿子心头漫过。强根感到清爽爽、甜丝丝的。

  娘这时已缝到“O”字,缝着缝着,娘的手哆嗦起来。娘慢慢抬起头,意味深长地打量着儿子:“根儿,这是血型符号吧?”

  他惊愕了,娘怎么认识血型符号?

  “根儿,你有事瞒着娘。抗美援朝时,送你爸上前线,我给你爸缝衣服,你爸衣服上,就有这么个圈圈儿。”

  娘的声音发颤。

  听了娘这话,强根心头一阵滚热,欣喜和愧疚的泪水夺眶而出,他觉得再也不能隐瞒娘了,他抹着泪水说:“娘,天一亮,我就要随部队,奔赴前线保卫边疆了。”

  娘听了什么也没说。

  在娘手里,绿军装上红色的圆慢慢合拢了。

  “娘。”他一下扑到娘的怀里。

  娘紧紧地搂着儿子。

  这时,世界上一切声音都不复存在了。他听到的,只有娘嗵嗵的心跳声。(选自《小小说选刊》2002年第24期)

1.细节往往有深意,有言说不尽感情纠结,试在文中找出一处,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塑造了“强根”和“母亲”两个人物形象,但在描写方法上各有侧重,试作分析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强根定理”真的很神奇么?你是怎样理解“强根定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答案①“娘这时已缝到“0”字,缝着缝着,娘的手哆嗦起来。”

母亲给儿子缝军衣的字,当她绣到“0”型符号时,她已经明白儿子要上前线的事了。她的内心掀起情感的狂澜:丈夫是这样离自己而去,如今儿子又要上前线,母亲的思想斗争是激烈的,作者不点明却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的空间,塑造出一位伟大的默默地奉献默默地承受一切的妻子和母亲。

答案②“在娘手里,绿军装上红色的圆慢慢合拢了。”

此处“绿军装上红色的圆慢慢合拢了”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母亲由军装上要绣的0血型符号,立刻意识到儿子将要做什么了;她内心有不舍和无尽的担忧——因为她的丈夫,孩子的父亲就是这样去了朝鲜战场的;但她毕竟是一位顾全大局深明大义的母亲,尽管不舍与担忧,她还是决定支持儿子的决定,而自己又一次准备作巨大的牺牲。这样的细节不动声色地塑造出母亲崇高的品格,伟大的胸怀!

2.母亲的形象是通过对话中特有的语言和细节描写来写活的,而儿子强根是通过心理活动的描写使其形神兼备的。母亲同儿子的对话中,写出了母亲对儿子无限的关心爱护,无限理解和支持;而细节描写则突出了母亲在疼爱儿子与支持儿子中的激烈的思想斗争。强根在与母亲交流中有一连串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写出了强根的孝顺,对母亲的爱和愧疚的矛盾心情。当听到母亲支持他上前线时,他的“欣喜和愧疚的泪水夺眶而出”。

3.“强根定理”是没有根据的,更加不会神奇;①它写出了儿子对母亲的爱和思念,表现了母子情深;②表现了一个军人的军魂,以及他与他的家庭对国家的爱和牺牲。(言之有理即可)

问答题
问答题

中国证监会于2010年8月受理了甲上市公司(本题下称“甲公司”)申请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非分离交易)的申报材料,该申报材料披露了以下相关信息:
(1)甲公司2007年、2008年和2009年按照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的净利润计算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6%、5%和9%,按照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计算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5.6%、6%和8%。
(2)截止到2010年6月30日,甲公司经过审计后的财务会计资料显示:资产总额为260000万元,负债总额为120000万元;在负债总额中,没有既往发行债券的记录;2007年、2008年、2009年的可分配利润分别为1800万元、2000万元和2500万元。甲公司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50000万元,年利率为4%,期限为5年。
(3)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转股期限拟订为自发行结束之日起18个月后可转为公司股票;转股价格拟订为募集说明书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甲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90%;该转股价格确定之后,在转股期内,无论公司股份是否发生变动,都不再作任何调整。
(4)乙公司为甲公司本次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提供保证担保,乙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净资产为4.3亿元。乙公司的保证方式为一般保证,保证担保的范围为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本金及利息。
(5)2009年12月,甲公司现任董事陈某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2008年9月,甲公司现任董事会秘书张某因违规行为受到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
(6)甲公司2008年度的财务报表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7)本次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拟由丁承销商包销。根据甲公司与丁承销商签订的包销意向书,公司债券的承销期限为120天,丁承销商在所包销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中,可以预先购入并留存可转换公司债券20000万元,其余部分向公众发行。
(8)甲公司股东大会对董事会提交的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提案进行审议后的表决情况为:出席本次股东大会的股东持有的有表决权股份总数为182000万股,赞成票为109200万股,占60%;反对票为72800万股,占40%。
要求:
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分别回答以下问题:

根据本题要点(5)所提示的内容,董事陈某、董事会秘书张某的行为是否对本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批准构成实质性障碍并说叫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