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妥当的一项是[ ]
A.中国乒乓球队英勇善战,在上次奥运会中所遇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
B.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C.老妇人又捧起土来继续往坟上盖,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
D.经过英法联军的抢掠夺和焚烧,圆明园故有的瑰丽与荣华已经荡然无存了。
答案
答案:A
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妥当的一项是[ ]
A.中国乒乓球队英勇善战,在上次奥运会中所遇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
B.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C.老妇人又捧起土来继续往坟上盖,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
D.经过英法联军的抢掠夺和焚烧,圆明园故有的瑰丽与荣华已经荡然无存了。
答案:A
某化学反应 2A
B+D 在四个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序号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1 | 800℃ | 1.0 | 0.8 | 0.67 | 0.57 | 0.50 | 0.50 | 0.50 |
2 | 800℃ | C2 | 0.60 | 0.50 | 0.50 | 0.50 | 0.50 | 0.50 |
3 | 800℃ | C3 | 0.92 | 0.75 | 0.63 | 0.60 | 0.60 | 0.60 |
4 | 820℃ | 1.0 | 0.40 | 0.25 | 0.20 | 0.20 | 0.20 | 0.20 |
(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min内的平均速率为______ mol/(L.min)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______mol/L,反应经20min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υ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υ1,则υ3______υ1(填“<“,“=“,“>“),且C3______ 1.0mol/L (填“<“,“>“或“=“).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理由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