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2年,普奥联军武装干涉法国。《莱茵河军团战歌》迅速在义勇军中传开。马赛市的义勇军唱着这首战歌进军巴黎,“前进,法兰西的儿女们,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公民们,武装起来!用敌人的污血,灌溉我们的田野!……”
(1)《莱茵河军团战歌》即著名的《马赛曲》,歌中号召“公民们”起来保卫祖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法国“臣民”变“公民”的思想和政治方面的原因。(4分)
材料二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曾在议会中宣称: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德国
人只满足于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也要为自己要求日光下的地盘。1914年德国
殖民地面积还不到英国殖民地的1/4和法国的1/3。
(2)普法战争后,德国经济飞速发展,皮洛夫的讲话反映了德国要争夺世界霸权。这一时期除租借中国胶州湾外,德国还参与了哪些对中国的侵略行为?(2分)
材料三 要维护国联,面临一个道义上的两难:要坚持捍卫大战后的欧洲现状,就必然
违反民族自决原则;而要坚持民族自决,1919年的现状就会被打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曾评价说:“我想象不出将来有比这更能引起战争的原因了:已明确证实自己属于世界上精力最充沛、是强大的民族之一的德意志民族,居然被一群小国所包围,这些国家中的多数从来就没能为自己建立过稳定的政府,而每个国家中又都存在大批吵着要与他们的祖国统一的德意志人。”(劳合·乔治致伍德罗·威尔逊的备忘录,1919年3月25日)
(3)综合材料三和材料四,说明法德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说明出现图五所示局面的原因。(8分)
(1)思想方面:启蒙思想的传播,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政治方面:1789年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颁布了《 * * 宣言》,制定了1791年宪法。(4分)(2)反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参与三国干涉还辽;参与发动了对中国的八国联军侵略战争,与中国签订了《辛丑条约》,取得侵略特权。(2分,如果回答出瓜分狂潮也可给1分)(3)一战前,法国和德国通过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进行对抗,导致一战爆发;一战结束后,法国通过凡尔赛和约限制德国;二战结束后,法德抛弃前嫌,建立欧洲共同体。(6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在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下,西欧国家不愿意象过去一样受美国控制,通过联合积极为提高自己的政治经济地位而努力。(2分)
本题围绕的是法、德先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及之后两国之间关系的发展,结合有关知识即可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