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百灵鸟”——威尔逊极力想使美国登上第一大国的宝座,称霸世界。但美国在国际舞台上毕竟根基不深,它的海军不如英国,陆军不如法国,美妙的幻想一旦碰到“老虎”(指法国 * * 克里孟梭)讲究实际的强硬主张和“狐狸”(指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斤斤计较的商人政策,“百灵鸟”顿时

章法大乱,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傻瓜”“又聋又哑的堂古诃德”。

材料二 在和会上,“沉默的小伙伴”——日本内阁大臣牧野对涉及远东的问题争吵不休,毫不相让,对欧洲事务则漠不关心,为的是不致引起欧洲列强的反感。

材料三 顾维钧作为中国全权代表之一出席了巴黎和会。会上,针对日本代表对山东的无理要求,他据理力争,从历史、地理、文化等各方驳斥了日本代表的种种狡辩。但最后,美、英、法三国首脑不顾中国代表强烈抗议,仍然宣布让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百灵鸟”外交的尴尬仅仅是因为“老虎”的强硬和“狐狸”的狡猾吗?(5分)

(2)材料二中,为什么牧野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4分)

(3)材料三中,顾维钧据理力争,最终未能挽救山东,说明了什么?(4分)

答案

(1)主要取决于当时美国的综合实力,美国在当时经济上占有优势,但海军不如英国,陆军不如法国,综合实力还不足以压制英、法。(5分)

(2)日本在当时主要致力于在远东和中国的权益, 对欧洲事务则漠不关心,为的是不致引起欧洲列强的反感。(4分)

(3)巴黎和会是一战中战胜的帝国主义大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是以掠夺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基础的。“弱国无外交”。 (4分)

第(1)题,解题时注意材料一中“它的海军不如英国,陆军不如法国”这一信息,反映了美国综合实力仍不及英法两国,据此分析归纳。第( 2)题,解题时注意材料二中“对涉及远东的问题争吵不休”,“不致引起欧洲列强的反感”等信息,说明日本的意图,据此分析、归纳即可。第(3)题,主要从巴黎和会的性质以及中国当时的国际地位两个方面去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