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由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一次大型科普展览中,有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三扇门上各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保护环境的是谁?”拉开门,里面各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
(1)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可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运用“规律”的观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2)有人认为: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是无能为力的。运用“规律”的观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5分)
(1)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自然界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必须全面理解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遵循自然规律去改造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去达到自己的目的,不能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否则,人类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5分)
(2)题中说法错误。虽然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人们可以主动认识和把握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逐步做到科学地预测预报预警,并提早有效防范灾害的发生或减轻其破坏力,从而保护人类自身免受或减轻受到的损害,取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胜利。同时,人类尊重规律,主动规范和调整自己对自然的活动,维护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可以不同程度地避免因人类的不恰当活动引发自然灾害。 (5分)
题目分析:(1)本题知识指向明确,要求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回答。旨在考查学生的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但是自然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要求我们尊重规律的客观性,自觉按规律办事。所以回答本题,考生可以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角度回答。本题难度不大。(2)本题为辨析题。回答此类型的主观试题,首先要分析该观点是否正确,然后加以分析为什么正确,为什么错误。做到三点,分析正确点,改正错误点,补充不全点。该观点是错误观点,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考生可以从规律的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方面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