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太行” 航空发动机问世以来,今年又传好消息,我国自主研制的ws-15型航空发动机装置在歼-20上试验非常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长期以发展航空力量受制于人的尴尬状况已成为历史。该项技术被美国列为必需突破的一项关键技术。对这样的核心关键技术,国外对我国严加封锁,根本得不到任何有价值的资料。长期以,这一技术成了我国制造更高端的民用飞机和军用飞机、争夺制空权的最大瓶颈。
材料一 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发团队凭着不畏艰苦、勤奋拼搏的精神,依靠自己的力量攻克技术难关,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最新成就,在技术路线上大胆创新,敢于研究被外国人光环笼罩而无人怀疑的问题,稳步推进,终于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一系列试验表明,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两个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之一,且拥有我国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材料二 有关专家认为,这项技术的突破对我国航空制造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以及提升军事威慑力都是意义重大;但要把技术变成精良的产品还需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的探索之路绝非坦途;我们在进步,人家也没有停止,我们只有克难奋进,不断实验,不断探索,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发团队是如何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的?(8分)
(2)请从认识论的角度对材料二中有关专家的观点进行分析。(12分)
(1)①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陈懋章和他的团队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推动研制工作,做到了按客观规律办事。(4分) ②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陈懋章和他的团队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4分)
(2)①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会推动实践的发展。专家认为,我国科学家在航空发动机技术上的突破对我国航空制造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意义重大就体现了上述观点。(4分)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和水平都受一定的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遇到新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可能难以解决,这必然会给我国的航空制造业的发展带困难。(4分)③认识具有反复性,上升性。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历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任何一种科学探索活动都不会一帆风顺。因而专家说我们只有克难奋进,不断实验,不断探索,才能保持优势。(4分)
题目分析:本题第一问属于指定原理的主观题,设问限定为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发团队是如何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的,我们答题时需要分两个层次,首先,从尊重客观规律的角度,结合材料中“科学、稳步推进”这些关键词作答;其次,结合“凭着不畏艰苦、勤奋拼搏的精神”关键词,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角度组织答案。本题第二问要从认识论的角度去分析,材料分三个层次,我们可以从每一个层次中提取原理,第一个层次“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上的突破的意义”侧重于认识的反作用,第二个层次“还需很长的路要走”,体现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征;第三个层次“不断实验、不断探索”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