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34分)一战后经过了短暂的20年,就爆发了新的世界大战,再次把人类拖进了痛苦与灾难的深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珍珠港事件

                 

材料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三:蒙哥马利(英国陆军元帅)……跟我谈起了阿拉曼战役和斯大林格勒会战的情况。在他的概念里,这两个战役具有同样的意义。

材料四:德黑兰会议期间的苏、美、英三巨头

 

材料五:我们不屈不绕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要确保德国决不能够再扰乱世界的和平……以防止侵略并消除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的战争原因,都是必要的。                                      ——雅尔塔会议公报

材料六

材料七: 胡 * * * * 在一次与美国布什总统会谈中曾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1)材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年?(1分)有何影响?(2分)

(2)材料二宣言的发表对大战进程有何影响?(4分)

(3)材料三中提到的这两个战役具有同样的意义是指什么?(2分)二战中具有同样的意义的战役还有哪些?(2分)

(4)材料四中会议中的中心主题是什么?(2分)之后根据此会议主题进行了怎样的军事行动?(2分)(5)依据材料五,概括雅尔塔会议的主要精神。(4分)

(6)结合材料六和所学知识,分析图1与图2、图3与图4的关系。(8分)

(7)理解材料七,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军事角度说明,在二战中“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联合起来”的事例。(4分)(各举两例)

(8)结合上述资料和所学知识,请指出二战取得的最积极的影响。(3分)

答案

单项选择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86-90题。

根据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2006年末,浙江实有耕地面积为1594.43千公顷,分别比1980年、1985年、1990年、1996年、2000年减少12.5%、10.3%、7.5%、1.2%和0.8%,其中水田面积为1291.08千公顷,分别比1980年、1985年、1990年、1996年、2000年减少12.0%、10.5%、9.7%、4.0%、2.8%。

随着第二、三产业发展,农民剩余劳动力转移,收入途径拓宽。与此同时,浙江农民人均土地逐年减少,农民经营农业规模不断缩小,收益相对下降,农民对农业经营投入下降。但多数农民身份没变,不敢完全放弃对承包到户土地的控制权,仍将土地看做家庭生存的保障之一,使浙江农业成为多数农户的副业,导致经营农业规模不断缩小、效益下降。2006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335元,1996-2006年各年份保持不同程度的增长,年平均实际增长6.8%。2006年,浙江人均耕地面积为0.034公顷,比1980年下降28.2%。农民经营农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从1985年的37.3%下降到2006年的12.0%。农业生产户数为808.26万户,占农村住户数的66.2%,比2003年下降14.5个百分点,其中:纯农户所占比重为19.5%,非农业兼业户达60.1%。

2006年,浙江牧业总产值为287.34亿元,占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9.0%;1996-2006年年均增长为4.4%,比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高1.1个百分点;农民纯收入中,牧业的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为281元,占家庭经营收入的9.3%,1996-2006年的年均增长为2.0%,分别比第二、三产业的经营收入的年增长率低8.8和8.0个百分点。

在先发优势不断减弱的情况下,农村的第二、三产业发展难度加大,农民经营非农产业的收入增长趋缓。浙江农民工资性收入与家庭经营非农产业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占有高比重。农村的第二、三产业发展是构成浙江农民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非农产业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要素资源不断匮乏,并向大企业倾斜,非农产业的创业成本不断提高。与农民收入关系紧密的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趋缓,导致农民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非农产业收入增长趋缓。从浙江个体工业单位发展情况看,2007年单位数为67.5万户,2001-2007年年均增长2.8%。

下列各项,数值最小的是()。

A.1985年比2006年的实有耕地面积多的百分比

B.2003年农业生产户数占农村住户数的比重

C.第二产业经营收入的年增长率

D.2001-2007年个体工业单位年均增长率

单项选择题